多语言环境 如何让孩子正常说话?
像文中例子所说,一些三代同堂的家庭不得不让孩子生活在多语言的环境下,该怎么办呢?对于宝宝是否需要特意在单一的语言环境下成长,一些妈妈有着不同的看法。其实,多语言环境下,只要方法得当,也可以让孩子正常说话。
父母要跟孩子多说话
在孩子学说话的起步阶段,家庭成员跟孩子的交流最好能制定出“官方语言”,一般都统一为普通话,等孩子大一点了,再让孩子接触多语言的环境。和宝宝进行语言交流时,家长要和孩子面对面说话,发音要准确清晰。如果多语言混用,各位家庭成员最好能在日常生活固定好自己使用的语言,例如爸爸妈妈在宝宝面前说普通话,就不要突然又对着宝宝说家乡话。在宝宝学母语的关键时期,不要随意更换跟宝宝接触最亲密的“监护人”,避免让宝宝在快要掌握一种语言时被新情况弄得无所适从。
另外,爸爸妈妈需要抽出时间多跟孩子说话。美国大学的研究发现,婴儿在听到不同方言的音素时,大脑会组织一组神经细胞来识别并将其分类储存,研究还发现满周岁的孩子想要分辨听到的音素是属于哪种语言需要上万次,更小的孩子则需要的次数更少,因此这种“交流”要越早越好。
因此,爸爸妈妈可以利用哄孩子睡觉的时间、周末闲暇的时间以亲子沟通的方式,用普通话给孩子讲故事、聊天,奠定并巩固孩子对普通话的理解和认识,把它内化为自己熟悉的“母语”。
怎样避免孩子学英语影响母语发展?
让孩子学英语,爸爸妈妈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无可厚非,而在孩子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以正确的方法帮助孩子学习英语,还是能有成效的。一般来说,3岁左右的孩子已经有良好的母语基础,如果孩子更早地掌握了母语,两岁半左右就可以接触英语。那么该怎样学英语,才是有利于孩子语言能力发展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