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切尔终身悔恨:再忙不能“闲”孩子

| 出处: 妈妈网


再忙也不要忽略孩子呀

  为赚钱疏忽孩子不可取

  父母不能走向“全职工作者”的极端。由于“工作繁忙”,现在很多新生宝宝是由隔代亲人在抚养,大部分孩子都不能长时间地与父母在一起。“无暇的父母”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问题。专家指出,如果很小的孩子没有得到父母充分的照顾,会造成很多不良的影响,父母必须要提高自己对于这一问题的认识。

  警惕孩子亲情淡漠

  “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小的时候不懂事,在哪生活,跟着谁生活并不重要,其实这种观点是相当有害的。”有些父母脑子里总是想着‘为了孩子多赚钱’,其实这种说法有时候会不会是一种托词?如果赚钱也是为了孩子,那还不如趁孩子小的时候,最需要爸爸妈妈的时候多陪陪他。亲人的关爱对孩子来说比什么都珍贵。如果把孩子寄养在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家里,到了四五岁再接回来,孩子和爸爸妈妈之间的‘感情鸿沟’一辈子也弥补不回来。因为你没有长时间地陪伴孩子,这样在他的心里其实是觉得‘我对妈妈来说似乎可有可无’,那么你对于孩子来说自然也就成了可有可无的人。

  亲子情感讲究“敏感期”

  据专家介绍,孩子与父母,尤其是与母亲的感情在0~6个月的时间内处于“敏感期”。奥地利动物学家劳伦茨发现了这样的现象:小天鹅破壳出生时,首先看见什么动物就把什么动物当妈妈。如果禁止所有的动物接近刚出生的小天鹅,它就只会自己吃和玩,过几天再让别的动物去接近它们,小天鹅一概不会理睬。劳伦茨把这种“认母”现象叫做“母亲印刻期”,他的这一重大发现轰动了世界,他因而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科学奖。中大心理学教授肖计划表示:“人类也有这样的敏感期,研究表明,形成母子情结的最佳期是半岁前,错过了这个敏感期就再也不可弥补了,这个理论应该能够给‘繁忙的父母’敲响警钟。”

  少爱家庭容易产生问题孩子

  现在的很多“问题孩子”其实都出自缺少关爱的家庭。“孩子年龄越小,对家人关爱的感受越明显,虽然对于婴儿来说这种感受通常没有得到表达,但事实上已经进入了潜意识。在孩子长大后,小时候储存的关爱可以帮助他们热爱生活、战胜困难,而如果这种储藏不足,在他们面对挫折的时候就很容易选择极端行为。”因此专家建议,年轻的新爸妈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尽量多陪伴孩子,因为对于每一个孩子来说,成长的机会只有一次。

  专家支招:再忙也要给孩子留时间

  现代父母没有很多的时间陪伴孩子,这也是现代社会竞争不得已的结果,虽然我们不想面对,但不得不面对。在这种情况下,每天留出固定陪伴孩子的时间也是一个权宜之计。建议繁忙的父母和孩子相处的时候,避免受外界的干扰,并且保证固定的时间。无论多忙,每天至少腾出半小时的时间,哪怕十分钟都好,把手机关掉,什么都不想,在这一刻,你就是完完全全属于自己孩子的。

  此外,父母应该多参与亲子活动,这可提高育儿效率。跟孩子相处不一定要很长时间,但是一定要有质量,要注重亲子互动。父母与孩子要经常一起玩,带孩子参加各种活动,参加各类亲子活动可以增强亲子感情,让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和他人的爱,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相关推荐:

      揭各国元首败家子女 朝鲜最坑爹
      彭丽媛的母爱爆棚瞬间:女儿乖得像小猫
      奥巴马童年很屌丝 政坛枭雄也有辛酸奋斗史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