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败血症的治疗与护理指南
什么是新生儿败血症?
新生儿败血症是一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主要由细菌、病毒或真菌等病原体侵入血液引起。新生儿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容易受到感染,尤其是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
新生儿败血症能治好吗?
新生儿败血症是可以治疗的,但需要及时诊断和科学治疗。治疗的成功率取决于病情的严重程度、治疗的及时性以及宝宝的身体状况。
治疗方法
1. 抗菌疗法
- 在病原体未明确时,优先选用抗菌谱较广的抗生素,兼顾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
- 血培养结果出来后,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生素种类。
- 严重感染时可联合用药,采用静脉途径给药。
- 疗程一般为7-14天以上,有并发症者需治疗3周以上。
2. 支持疗法
- 加强护理和保暖,尤其是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
- 提供充足的热量,每日热卡摄入不少于209-251kJ/kg(50-60kcal/kg)。
- 液体摄入量每日60-80ml/kg,无法进食的宝宝需通过静脉输液补充营养。
- 纠正代谢性酸中毒,可使用碳酸氢钠。
- 必要时输注新鲜血、血浆或白蛋白,有条件的情况下可进行换血。
- 补充维生素C和E以增强机体抵抗力。
3. 切断感染源
- 及时处理脐炎,进行脓肿消毒和引流。
- 针对高胆红素血症等症状进行对症处理。
护理要点
- 保持新生儿的环境卫生,防止交叉感染。
- 密切观察宝宝的体温、呼吸和饮食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 为宝宝提供适宜的温湿度环境,避免受凉。
结论
新生儿败血症虽然是严重的疾病,但通过及时的诊断和科学的治疗,大多数患儿是可以康复的。家长应密切关注宝宝的健康状况,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