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季是吃榴莲的好时节,很多人都会趁着便宜买回来一大个榴莲,但是一个榴莲是很难吃完的,肯定会有吃剩的,那么吃剩的榴莲怎么保存呢?下面为大家介绍几种榴莲的保存方法:
1、最简单的保存方法
在剥榴莲应适量,不要把所有的果肉都剥出来,吃多少剥多少。榴莲具有后熟性质将吃不完的榴莲果肉留在果壳内,直接放在冰箱或室内阴凉处,这样保存榴莲简单又方便。
2、冰冻榴莲
如果已经将果肉都剥出来了,这时就要出动冰冻榴莲的妙招了。将吃剩的榴莲果肉放在密封的保鲜盒或者用保鲜袋装好,放入冰箱的冷冻室。等到要吃的时候再拿出来稍微解冻,用勺子一勺勺舀着吃,更有榴莲冰淇淋的风味。
3、用吃剩的榴莲做菜
把鸡洗干净并切成大块,核桃仁和红枣洗干净,榴莲肉去果壳,放在一起煲,可以加入少量的姜片。大火煮沸后换文火煲炖三小时,加入盐后即可食用。
榴莲让人“留恋”,吃过一次榴莲的人,少有不上瘾的。那么,榴莲怎么吃呢?
1、生吃
榴莲最简单的吃法,就是生吃了。把榴莲肉“解构”出来,大块朵颐的感觉真不错!另外,把榴莲切成小丁,里面加入一些冰激凌,搅拌一下,就变成榴莲冰了!
榴莲具有后熟性质,吃剩的一般要放置在阴凉的地方保存。而取出的榴莲肉则应先放入饭盒,封好,再套上保鲜袋,存放于冰箱。
初次吃榴莲,应小口吃。建议开始时小口小口地适应,但一次不可多吃,每天应不超过100克。因其丰富的营养,肠胃无法完全吸收,而且榴莲性温,吃多易上火。榴莲口感较稠结,它在肠胃中会吸水膨胀,过多食用反而会阻塞肠道,引起便秘。食用榴莲后,九小时内禁忌饮酒。
2、熟吃
榴莲炖鸡:鸡洗干净去皮,放入滚水中,浸约5分钟,斩成大块;核桃仁用水浸泡,去除油味;红枣洗净去核;榴莲去嫩皮,留下大块的外皮。可以去果肉,可以取汁,把外皮切小,因为味道比较重,少放一点为好。把鸡、姜片、核桃仁、枣、榴莲皮与榴莲肉同放入锅内滚开水中,加姜片,用猛火滚起后,改用文火煲3小时,加盐,少量味精调味即成。
此汤补而不燥,而且性质温和,可以滋阴补肾,适合女孩子月经后的调养,秋冬吃最合适。
榴莲作为热带水果的代表,性热,味甘,有臭气,但果肉清香,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类,对机体有很好的补养作用,是良好的果品类营养来源,还可开胃、促进肠蠕动。她是女人的“保健医生”,具有极其丰富的营养价值。
1、滋补身体
根据现代科学和营养学的研究发现,榴莲的营养价值极高,经常食用可以强身健体,滋脾补气,补肾壮阳,是一种极具有滋补功效的水果。在泰国,榴莲常被用来当做病人和产后妇女补养身体的补品。
2、活血散寒
榴莲性热,因此可以活血散寒,缓解女性经期疼痛症状,尤其适合受痛经困扰的女性食用。同时,它还能改善腹部寒凉,促进体温上升,是寒性体质者的理想补益佳品。用榴莲的果壳和骨头一起煮汤喝,一直是民间传统的食疗验方,用来治疗各种体寒病症。
榴莲,被誉为“水果之王”,在泰国尤为盛名。其独特的气味和口感使得人们对它的喜爱与厌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然而,榴莲虽美味,却存在一些饮食禁忌和健康注意事项。以下内容将为您详细解析。
榴莲和白酒均属热性食物,同时食用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严重危害。特别是糖尿病患者,两者同食可能导致血管阻塞,严重时甚至会引发血管爆裂或中风。即使是健康人士,也应避免将榴莲与白酒同时食用。
案例警示:曾有多例因榴莲与白酒同食导致死亡的案例,因此这一禁忌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中医认为,榴莲性质温热,过量食用可能导致燥火上升和湿毒症状。若出现不适,可通过饮用海带绿豆汤或夏枯草汤进行缓解。
榴莲的热量和糖分含量较高,肥胖人士应适量食用,以免影响体重管理。
榴莲富含钾元素,肾病和心脏病患者若过量食用,可能对身体造成负担,因此建议少量食用。
榴莲质地较稠结,易在肠道内堆积,过量食用可能引发便秘。建议每次适量食用,并多喝开水以助消化。
若榴莲散发出酒精味,说明其已经变质,不宜食用。
榴莲虽美味,但需谨慎食用,尤其是特殊体质和疾病患者。合理搭配饮食,适量食用,才能更好地享受榴莲的美味与营养。
挑榴莲时,先用手按一下那些尖尖能否按得下去,如何能按得下去,近闻到好香,那代表已经熟了。榴莲的特点有点像板栗,打开榴莲不要急,急了反而不好。买回家以后,准备一把长的尖刀,然后看一下榴莲有五格还是四格,用刀在格的中间,看有否一条粗的小线,从那下刀, 顺着小线。仔细观察榴莲顶端,会发现顶上有几条线,用尖刀沿着线向下扎,注意别用了太大,扎进去2厘米左右,然后沿着线切开8厘米左右,用手抓住切开的壳,稍用力一掰就开了,香气扑鼻!第一片榴莲就出来了!其它的,也是这样操作。
没有熟的榴莲,用工具硬打开反而不好,对里面的肉会有伤害,应拿回家后用报纸包住,点燃报纸,待燃完后再另用报纸包好,放在温暖处。把榴莲和熟的香蕉或苹果放在一起,过一段时间即可。熟的香蕉或是苹果会产生乙烯气体,它有催熟果实的作用。一两天后能闻到香味证明已经成熟,想吃时提起来在地上轻摔,摔出裂口,从袭口处撬开即可食用。
每次吃多少开多少,吃剩的注意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