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而婴幼儿是探宝的“天才”,只要给予其识字环境,使用恰当的教育方法,他们就能像学会口语一样,掌握汉字,进入阅读。那么,爸爸妈妈应该怎么教宝宝识字?下面一起来了解下吧。
1、相关性识字:在教孩子们识字的时候,你可以把相同部首的字放在一起,比如三点水旁的放一块,像“江”、“海”、“河”等等,告诉他们这些都是和水有关的。
2、环境识字: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可以在相应的实物上附上文字,或口头说明,如在冰箱上、电视上贴上写着“冰箱”、“电视”这些汉语和拼音的纸片。这些有
意识的动作会让孩子对每天接触到的东西产生字面上的理解,从而加深印象。
3、动作识字:父母可以通过做动作来让孩子认识字。父母给孩子穿衣服的时候,就可以拿出写着“穿”字的卡片,然后做“穿”的动作,并让孩子也来做做“穿”的动作,达到让孩子既动手又动脑的效果。
4、儿歌识字:朗朗上口的儿歌、诗歌,是孩子喜欢并容易接受的。父母可以先教孩子念儿歌,让孩子把他喜欢的儿歌背出来,再慢慢地一个一个把儿歌里的汉字教给宝宝。
5、图片识字:父母可以自己制作许多图文并茂的识字卡片,或收集一些教孩子识字的图片。在日常生活中,时不时地通过卡片,以游戏的方法来教孩子认识汉字。孩子学得轻松,父母教得也轻松,更重要的是,能加深孩子对汉字的印象。
为了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家长们不妨采取趣味化的学习方式,例如游戏,来引导幼儿掌握一些简单的汉字。下面妈网百科特意整理了4种识字游戏,爸爸妈妈们可以参考参考哦。
1、钓鱼识字
把字卡当作鱼撤在地上,成人读一个字,孩子必须钓到那个字,读出那个字才算钓到了“鱼”。也可以几个孩子比赛看谁钓的“鱼”多。
2、吃东西识字
孩子在吃东西时,往往是最高兴的,这时教他识字,兴趣也会高些。如削菠萝时教“菠”、“萝”,切西瓜时教“西”、“瓜”。
3、讲故事识字
给孩子讲故事,边讲边把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关键情节在黑板上写下来认一认,讲完故事后读一读,让孩子复述时再认一认。这样既不影响讲故事,认了字又可使孩子把故事情节记得更牢。
4、踩字过河识字
在地上画两条平行直线当作是一条河,河中间放若干个字卡当作“桥”,孩子要从“桥”上过“河”去,先要读出一个字才能上前踩中到前面的这个字上,读错了重教重读。过了“河”还要从“桥”上返回来,再一个字一个字读过来复习一遍,能做到一字不错返回来的要大大表扬。
小宝宝逐渐长大,已经会走会跑了。这时,爸爸妈妈又开始为小宝宝的教育问题犯愁了。到底宝宝的最佳识字年龄是什么时候?下面一起来了解下吧。
众所周知,汉字是基于图形的,我们对于汉字的认知也是基于图形的认知,认识一个字,等同于认识一个图形。而孩子从三岁开始,形状知觉的发展是最为迅速的。3-7岁间,孩子慢慢长大,孩子正确地认识和区别图形的百分率逐渐提高。不过在3-4岁的时候,孩子对于图形的知觉是最为敏感的。因此,孩子在这个时间段学习识字的效果是最好的。
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中,识字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环节。然而,许多家长在教宝宝识字时,常常急于求成,导致走入误区。以下内容将详细解析常见的识字教育误区,并提供科学的指导建议,帮助家长更好地引导孩子轻松快乐地识字。
许多家长认为,孩子识字越早、识字量越大,就意味着孩子更聪明。然而,这种观念容易导致过度追求数量和速度的行为。例如,有的家长试图让一两岁的孩子认识四五千字,这种做法不仅违背了孩子的认知规律,还可能让孩子产生厌学情绪。
传统的小学生识字方式与幼儿识字有本质区别。幼儿识字更强调在生活场景中自然习得,通过游戏和随机互动激发兴趣。然而,许多家长沿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例如让孩子反复背诵、机械记忆,这种方式容易适得其反。
早期教育是全方位素质教育的基础工程,涵盖了认知、情感、社会性等多方面的发展。然而,部分家长和教育者错误地将早期识字视为早期教育的全部内容,认为识字等同于成功的早教。
为了避免上述误区,家长可以参考以下科学的识字教育建议:
科学的识字教育不仅能帮助孩子轻松识字,还能为他们的未来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家长应避免走入教育误区,注重孩子的兴趣和全面发展。
宝宝在成长过程中,语言和认知能力的发展是重要的里程碑。当宝宝能够用小手指着路牌、广告牌,并用稚嫩的声音念出文字时,家长常常会感到无比自豪。然而,在教宝宝识字之前,家长需要掌握科学的方法,以确保这一过程既有趣又有效。
家长在教宝宝识字时,应以平常心对待,不要过分追求宝宝识字的数量,更不要与邻居或幼儿园的同龄孩子进行攀比。这样的比较可能会对孩子的自尊心造成伤害,反而影响学习兴趣。
识字的过程应当是轻松愉快的。家长可以将识字设计成游戏,而非任务。不要设定硬性的目标,宝宝能识多少字就算多少,重点是培养兴趣和主动性。
建议家长从讲解带字的图画书入手,与孩子一起观察图片并讲解内容。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逐步引导孩子关注书上的文字。例如,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阅读每一页的句子,鼓励孩子跟着看、跟着说,而不需要逐字教认。
当宝宝对“字”有初步的概念后,可以引入识字卡片。理想的卡片设计是正面为文字,反面为对应的图画,以图带字的方式帮助孩子建立文字与具体事物的联系。建议准备两套相同的卡片,便于复习和巩固。
当宝宝识字达到一定数量(如200个左右)时,可以尝试将单字拼成词语,再进一步组成句子。例如,从“西”、“瓜”到“西瓜”,再到“吃西瓜”和“我吃西瓜”。这种循序渐进的方法有助于孩子理解文字的实际应用。
识字的关键在于兴趣驱动。如果孩子表现出对文字的兴趣,家长可以适时引导;但如果孩子没有兴趣,不要强迫学习,否则可能适得其反,导致孩子对文字产生抵触情绪。
教宝宝识字是一项需要耐心和方法的任务。家长应以兴趣为导向,结合游戏、图画书和卡片等多种方式,逐步引导宝宝从认识单字到理解句子,最终培养起对文字的兴趣和认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