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盲”中出错,教你如何育儿“大扫盲”!

  维生素AD作为宝宝成长发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营养,是否补充到位关系到宝宝的健康状态。但是,有些家长被“天然补充”的说法蒙蔽了双眼,认为宝宝可以从日常饮食中补充到位。其实,天然植物性食物中并不含有维生素D和直接的维生素A,动物肝脏虽然含有的维生素A最为丰富,但肝脏是解毒器官,毒素和重金属最易沉积在此,且胆固醇含量很高,不建议给宝宝过多服用。而以胡萝卜为代表的黄绿色蔬菜含有的是β胡萝卜素,需要在一定条件下才能转化成维生素A,且转化率极低(不足1/12),加上宝宝胃容量有限,想要通过食补获取足量的维生素AD显然不容易实现。因此,我国儿童保健专家建议:宝宝从出生起应注意补充维生素AD制剂,至少坚持服用到3岁,以满足婴幼儿正常生长发育需要,在产品选择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1、剂量合理:维生素A含量应在1500-2000国际单位(IU),维生素D含量应在400-800国际单位(IU);

  2、配比科学:根据婴幼儿人群营养需要,维生素A和维生素D的含量比例应符合3:1,这样的产品更为有效安全;

  3、独立且不透明包装:由于维生素AD理化性质不稳定,空气、光照都可能导致其氧化失效,因此理想的包装应隔绝空气和光照,因此不透明的胶囊剂型更为理想。

  此外,药品身份、大品牌、专业儿童制药企业生产的产品品质和安全性更有保障。

  国外产品更吃香?

  【扫盲课堂】中外差异需谨慎

  近几年,婴幼儿产品逐渐成为海淘代购清单中的“主力军”,从奶粉、营养品到日用品,很多家长都极力追求“纯进口”。在他们看来,只要是国外的育儿产品,就贴上了“效果好”、“更安全”的标签。然而,国内外婴幼儿无论是成长环境、饮食习惯还是身体状况都有区别,专门为外国宝宝设计的产品真的符合我国的国情吗?以上文提及的维生素AD为例,国外多提倡补维生素D,对维生素A的补充并没有特别关注,这是因为欧美发达国家经济水平高,并注意通过其他途径强化维生素A营养(黄油、食品等),因此这些国家整体维生素A水平较高,而中国属于维生素A中度缺乏国家,维生素A整体摄入水平偏低,所以对于中国宝宝来说,补充AD才更符合我国儿童营养水平的现状,而小剂量每日补充的方法(每日补充1500-2000单位)更适合我国。对于那些相对贫困的国家,维生素A缺乏程度更为严重,则会采用成本相对低廉的大剂量突击法来补充(每半年补充维生素A10-20万单位)。此外,海外代购链条长、跨国境,缺乏有效监管,代购商品真假难辨、售后服务无保障等问题也难以保证国外育儿产品的安全性,相比之下国产品牌就没有这些后顾之忧,比如来自知名药企达因药业的营养品领导品牌伊可新,是家喻户晓的育儿“好帮手”,更值得家长信赖!

  孩子就像是一颗没发芽的种子,最后长成什么,家长的意志起了很大的作用。育儿之路道阻且长,我们不怕犯错,但要也要学会“扫盲”,及时回到正常轨道!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