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缺乏性教育意识
17岁的女生应该基本具备成年人基本的认知能力,然而在遭遇多次性侵后,竟也只会暗示父母,在拿到监控视频后才告知父母被性侵的事实。除了孩子表达能力欠妥外,从侧面也反映出其性教育的缺乏。
事实上,很多父母在面对孩子的性教育时会不知所措。他们不知道怎么主动跟孩子去谈,更不知道如何回答孩子关于性的问题,最后只能选择回避。然而,性是一个会伴随我们一生的问题,逃避是最错误的方法。
性教育,从来不会太早
尽管性侵案频发,但依然有些家长会存着侥幸心理,认为那些都是别人家的事情,我的孩子绝不可能遇到。事实上儿童遭猥亵、性侵,无一例外都是因为父母心太大,才间接导致孩子遭受毒害。因此父母一定不要羞于启齿,或者觉得孩子年纪太小,没必要进行性教育。
一般来说,2岁前的宝宝就可以通过绘本、图片等形式来告诉TA们男生、女生的不同了,性教育的绘本有《小威向前冲》、《我们的身体》、《我的弟弟出生了》等。2-3岁的宝宝开始逐渐建立性别意识,可以引导TA们正确认识身体的器官部位,指出那些地方是不能随便让别人摸的。4岁以上的宝宝已经慢慢开始融入集体生活,父母可以教导孩子学习尊重别人的身体、保护自己的隐私等方式建立身体界限。
3.缺乏亲子沟通能力与信任感
从孩子首次被性侵到父母知晓,历时8个月。父母从误以为孩子是情绪化拒绝补课,到后来说常换老师不利于学习成绩,多次拒绝更换补课老师,导致施害者有更多的机会去侵害孩子。
沟通障碍是我国很多亲子关系的通病,很多时候父母忙于工作,从而忽略了与孩子之间的沟通。或者有些父母在孩子身上的关注点只放在学习上,没有情感上的有效沟通,导致亲子间确认信任感。
有效沟通,增强信任感
语言引导:很多孩子受到侵犯后都会受到施害者的威胁,导致不敢说出实情。父母若留意到孩子有异常,应该耐心询问,积极引导孩子说出真话;如果TA表现出害怕,逃避或拒绝回答问题,那就要认真对待了。
情绪支持: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和孩子沟通的好习惯,培养亲子之间的信任感,明确表示父母永远是你最坚实的后盾,遇到任何困难都应该第一时间直接跟爸爸妈妈说。
4.心理安抚及指导
心理研究学家指出,儿童在经历性侵害后,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心理干预和治疗,很容易造成不可挽回的身心创伤。其中父母在这里就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家长对孩子是采取不相信,甚至责备的态度,很可能会对孩子造成更严重的二次伤害。
正确的做法是积极引导,让孩子说出心里的想法,并及时安抚。因为对于受害者来说,及早表达出自己的经历和情绪,是对负能量的释放,也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
发生了这么多虐童、性侵案,各位家长们可曾反思过,孩子生下来,除了养育他们长大,自己是否还给到他们足够的爱和保护?不要觉得厄运都是别人家的,别等到孩子受到伤害才去懊悔。性教育从来不会太早,跟孩子沟通从来不会太晚。
如想观看更多孕期资讯,可以下载妈妈网孕育app,360°全程管理,呵护孕期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