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突:孩子自我成长的黄金机会

编辑:Kiki

  通过对比我们来看父母如何做更好。
  错误一:一上来就给姐姐讲道理:“你大一些,应该让着弟弟呀!”“打人不是好孩子!”之类。
  在上面的漫画里,那位妈妈就采取了这样的方式,以“对方是客人,又是弟弟,应该谦让”的名义,从孩子手里拿走玩具,交到后来者手里。
  这是中国父母惯用的手段,或者出于自己的面子,或者是出于人道主义地同情年龄小、看起来弱的、会哭的一方。
  这往往会造成有些孩子学会通过“哭闹、耍赖”等方式去获得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另一方面,父母阻碍了拥有玩具的孩子物权观的发展。所谓物权观,即孩子懂得珍惜自己的物品,维护自己的权力,同时又懂得尊重别人的物品。
  孩子在三岁以前,不愿意分享不算自私,是自我,是孩子正在发展自己的物权观。这是孩子将来走向社会化,必须要学会的一课。
  当孩子不肯把自己的玩具让给别人,是捍卫自我的一种外在表现。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自我中心化是一个认识论的概念,而不是一个道德上的概念,不能像看待成人那样,认为这是儿童自我意识的膨胀、自私自利。
  恰当的做法是父母把玩具留给它的主人,并为新来的孩子寻找其他替代物。
  错误二:对弟弟(冲突中处于弱势的、或者对正在哭泣的孩子)说:不许哭了,男子汉喜欢哭羞不羞!对姐姐说:你已经这么大了,要学会克制自己!或者:怎么这么不懂事呢?
  一般情况下,无论发生冲突的两个孩子谁对谁错,冲突双方都不会是愉快的。若父母要求孩子控制消极情绪的表达,只会让孩子把坏情绪压抑到心底,而不是得到好的疏导。
  压抑自己的情绪和内在需求,只会让孩子变得习惯性屈服,或者内在积压愤怒,总要找到出口爆发。
  错误三:大人直接决定玩具的最终归属,拉开发生冲突的两个孩子,帮助孩子当即解决问题
  孩子的自我意识发展了以后,必须要亲自去面对问题,才能学会应对技巧。
  如果经常性地冲突后父母介入并处理问题,孩子就会养成一种习惯,认为大人会主动来解决冲突。
  或者只会向自己的父母或其他家人倾诉(当然这种方法也是可用的,孩子在外面与人发生冲突,应该要有意识有意愿告知父母,但这以父母的恰当介入为前提)。
  若父母们总是在替孩子思考和做事,必然会导致孩子在人际交往中缺乏信心和经验,导致他们在面对冲突的时候手足无措。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