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传统文化追求“以和为贵”,因此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一般被视为坏的情况,是应该及时被解决和消除的问题,而且以后出现的越少越好。
然而,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冲突是孩子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解决冲突的方式对孩子社会化发展有很大影响。
若父母能够正确引导孩子面对冲突,并恰当处理冲突,将会有助于孩子在今后的竞争、谈判、合作、分享等人际互动中始终保持好的心态,同时也利于孩子面对人际冲突时持积极正向的价值观取向。
如认知心理学大师皮亚杰所说:“一般的同伴交往和具体的同伴冲突是儿童发展社会视角转换能力的必要条件,是使儿童摆脱自我中心的前提。”
冲突的价值一:让孩子听到不同观点。
在现代家庭中,很多孩子是在一片肯定的声音中长大的,几乎没人对他们说不。可是,孩子们总要走出家门,总会遇到别人对自己说不。
对孩子而言,这是挑战,也是机会。那些向他们说不的人和事,能让他们看到不同的观点,听到不同的声音。
父母可以引导孩子思考:这个世界的每个人都是不同的,内心的想法和所持观点也会不同。不过,不同的观点都是可以接纳的,尽管有时候人们持有的各种观点并不都正确,但都有其价值。
冲突的价值二:帮孩子懂得别人的感受。
在孩子的自我意识发展过程中,如果他的世界里只有他自己,那么他无法体会别人的需要和感受,甚至会无视他人的感受、侵犯到他人的需要。
这是父母过于溺爱孩子造成的一种后果。
因为在父母无原则的爱的保护下,孩子看不到别人,只看得到自己。
这些孩子在同伴交往中,容易忽略别人,说话伤人,而他自己还完全意识不到。
父母应该帮助孩子在面对冲突的时候去认识到:别人也会疼,也会难受,自己的某种方式对别人造成了伤害,如此引导孩子学会理解、体谅别人,从而获得更好的人际关系。
冲突的价值三:教会孩子解决问题的办法。
孩子是通过观察来学习的。尤其是3岁以后的孩子。他们能够理解事物、明白道理之类,不是靠听,而是靠眼睛去看,靠皮肤去感受。
比如,我看别人挨打了,我就会更加小心;我看别人烫伤,我自己也该注意;我发现这朵花真的有刺,有点扎疼我了,那我下一次就不去碰它。
而冲突是最直接的、最迫切需要解决的一种人际问题,是最直观的观察和学习机会。
孩子必须亲身体验这种冲突,并主动去思考和分析冲突的原因、会造成的后果、可以采取的解决办法,以及下一次如何更好地避免冲突。
发生冲突时,父母的常见错误做法
当孩子们发生冲突的时候,父母到底该怎么办?
现在我们假设有两个孩子发生了冲突,一个三岁半,一个三岁(我们简称姐姐和弟弟)。弟弟抢姐姐的玩具,姐姐打了弟弟,弟弟哇哇大哭。
冲突:孩子自我成长的黄金机会
编辑:Ki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