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营养补充篇:教你正确认识维生素分类!

编辑:妈网小编

  1、水溶性维生素

  维生素B族:维生素B族包括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烟酸、泛酸、叶酸等。维生素B族是推动体内代谢,例如糖、脂肪、蛋白质等转化成热量时不可缺少的物质。如果缺少身体维生素B,细胞功能会有所降低,引起代谢障碍,这时人体会出现倦怠和食欲不振。

  维生素C: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其生理功用是参与细胞间质的形成和细胞代谢。缺乏维生素C会使牙龈出血、皮下出血,严重时还会患坏血病。

  补充方法:每天从饮食中可以摄入足够的量

  水溶性维生素在体内过剩的部分均可由尿液排出体外,因而在体内很少蓄积,加之在体内的储存很少,所以需要经常从食物中获取。如尚在哺乳喂养的妈妈需要饮食均衡,平时多注意摄入富含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的食物,如粗粮、蔬菜以及新鲜的水果等,注意荤素搭配,可间接的避免宝宝缺乏维生素B和维生素C。另外,注意按照月龄给宝宝添加富含维生素B和维生素C的辅食,如果汁、胡萝卜泥、香蕉泥、苹果泥、煮烂的蔬菜、肉泥等,宝宝每日从饮食中便可以得到充分的量。

  2、脂溶性维生素

  维生素A:又被称为“抗感染维生素”,能够促进细胞的增加和生长,维持身体各器官上皮组织结构的完整性,有效提升身体抵抗力;还能维护视觉功能的正常发育,参与造血功能。如果身体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干眼病、夜盲症、抵抗力下降、缺铁性贫血等健康问题。

  维生素D:促进食物中钙、磷的吸收,对于骨骼的生长发育有着重要作用。维生素D缺乏会使儿童易患佝偻病,成年人易得骨软化病。

  维生素E:重要的抗氧化剂,对于发育中的婴幼儿有重要作用,神经系统对维生素E缺乏很敏感。但是,日常饮食对维生素E的摄取比较充沛,无需额外补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