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傻了,孩子夜惊可不只是做噩梦这么简单

编辑:Emily

  “梦”与“现实”   孩子懵懂分不清

  @lilunndy    宝宝2岁

  2岁宝宝晚上老爱做梦,而且梦里惊醒还会喊着白天经常提及的事物等,醒来总会哭闹一阵的,不知道是不是白天发什么了什么事吓到他,他才会这样?

  孩子白天活动的时候,都在不断的探索着这个世界,到了晚上睡觉的时候,这些白天的刺激就会出现在梦境里并进行加工。梦境是脱离现实的,而对于孩子来说,他们未能区分在梦里看到的,感受到的与现实的差别。

  1、外界环境对做梦的刺激

  做梦也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刺激,人类的进化让人睡觉时的神经系统处于高度敏锐的感知状态,任何外界陌生的刺激都会在睡梦中放大。例如做梦的时候,手脚掉到床边就会在梦里出现整个人从很高的地方坠落感。因此,环境对于孩子的睡眠质量尤为重要。

  很多宝妈认为安静的环境有利于让孩子安睡,其实并不然,嘈杂的环境中熟悉的声音能给到孩子安全感,而过于安谧环境反而会降低孩子的适应能力。

  2、噩梦让孩子不安

  噩梦也分为两种,一种是白天时受到的惊吓以其它形式出现在梦里,形成了噩梦,例如家长不经意间给孩子讲了恐怖故事

  一种是曾经受过创伤,即孩子曾经体验到不舒服的记忆,如果睡觉时感受到外界的刺激,便可能引起孩子对过往创伤的联想,进而形成噩梦。

  3、美梦让孩子恍惚

  被美梦本身给吓醒,孩子在梦境里玩得很开心,可是醒来发现眼前一片漆黑,由此出现梦惊。

  专家来支招   孩子整夜安睡不是梦

  孩子睡觉夜惊,不仅影响了他的睡眠质量也让父母跟着“担心受怕”,那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改善孩子的夜惊状况呢?

  1、 耐心关照

  不舒服感而形成的夜惊,我们要时刻关注不舒服出现的原因,如果是阶段性的,例如生病不舒服,就需要我们耐心的关照。

  @萌萌    宝宝1岁

  最近孩子睡觉不老实,总是侧着睡,半夜翻腾的起来醒来好几次,还哭,以前孩子半夜一哭我马上就过去抱他哄他,但是最近觉得这样会给孩子养成不好的习惯,长辈说孩子夜惊假装不知道,一会孩子就会再次睡着的,所以我现在很纠结到底要不要去抱他?

  涂老师:

  上面我们讲到孩子与父母分化的原则来看,老人家说的话也是有道理的,孩子在睡梦中醒来,如果可以继续入睡,说明孩子只是有小情绪。

  但是如果孩子醒来后哭得很凶,那就说明孩子真的不舒服,这时抱他哄他是最好的办法。可以用熟悉的节奏拍拍孩子,来告诉他妈妈在这里,可以安心睡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