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孩子来说“现在”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孩子来说是没有“以后”的概念的,这是因为他们还不具备可以感受经过暂时忍耐后,获得更多报偿时那种喜悦心情的能力,他们对于时间的概念也不是很理解。根据“触摸自己喜欢玩具忍耐度”的一项研究结果发现,24个月左右的小孩可以忍耐70秒,30个月的小孩可以忍耐100秒,即使是那些可以忍耐一分以上的小孩来说让他们等待明天或者下次也是不可能的。
当自己的要求被拒绝的时候就会感到愤怒和伤心等情绪,这种愤怒的情绪会刺激大脑边缘系统,引起荷尔蒙的变化,使小孩变得更有攻击性,也因此有的小孩会表现出摔打物品,攻击周围人等行为特征。这种攻击行为也可以说是生存本能,即为了让自己感知愤怒的程度并以此获得想要物品的能力。
但是这种愤怒也会因为小孩个体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对刺激更为敏感的小孩对于新的刺激反应更加强烈,同时表现出较低的忍耐性,也更加容易引发情绪爆发、情感变化,孩子哭闹程度也更强烈。
在小孩哭闹时有几种常见的行为,首先是父母在同样的情况下表现出了不同的态度。又或者没有遵守约定时,小孩哭闹会更加厉害。如果父母的言行前后不一致,那么小孩就会认为自己的要求只有进行争取父母才有可能同意,也因此耍赖的程度会增强。又或者因为对于约定的不确定性,使小孩感到不安,这种不安感也会让小孩更加难缠。
其次是父母只在小孩哭闹耍赖时才会表现出关心的态度。对于小孩来说比起漠不关心,他们宁可通过被骂来获得关心,如果小孩玩的很好的时候,又或者提出正常的提出要求时得不到父母的注意,反而是在哭闹耍赖时会得到注意,那么小孩就会开始不自觉的通过哭闹耍赖来提出要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