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妈虫” 德国式家庭教育这样教育孩子

编辑:Nancy

  3. 真诚的时候要用严肃的表情。

  如果父母在暧昧模糊的情况下发出尴尬的微笑,孩子就会认为妈妈爸爸不再坚持了。又或者露出稍微惊慌的微笑、为获得孩子欢心的微笑、畏惧的微笑情况,孩子会想观察父母的弱点。孩子要比父母想象得更加伶俐,直觉也更加敏锐。因此,如果想要更好的传达要求,那么不仅仅是话语的内容,表情、肢体语言、语调等非语言信息也要费些心思。真诚的时候用真诚的表情,对孩子说话的时候要面向孩子,身体向孩子倾斜,直视着孩子说话,这样孩子才能认真对待父母的话。

  4. 避免冗长的演说。

  到了睡觉的时间孩子还不想睡觉。这时候父母就开始对孩子说“只有多睡觉才能变聪明,个子也会长高。”并从人类对睡眠的要求开始、身体成长的规律、睡眠对健康有帮助的理由等进行说明,这时候对于获得孩子的同意并不重要,因为孩子仅仅是没有睡觉的想法而已。心理可能会产生”爸爸,妈妈如果继续这样说明下去没准就会忘了说明的初衷,最后不得不放弃了。“的想法。如果不是非常着急的情况进行说明也可以的,但如果是需要父母拿出权威立规则情况,则需要用简明扼要的话来进行传达。话语越简洁,父母话语中的分量就会更重。

  Q:为什么不能在孩子面前进行冗长的说明?

  ①.孩子对自己在做什么,父母的希望,以及父母为何会如此希望具有本能的洞察力。很多时候并不是因为父母没有进行说明而发生的,而是因为孩子天性如此;

  ②.话越长不需要的话就会说得越多,这只会向孩子展示了父母的不确定;

  ③.说过多的话会让父母和孩子神经紧张,不利于协调两者的关系;

  ④.父母说过多的话有可能会让孩子认为父母很好利用,这是由于不断的向孩子重复他已经知道的事情造成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