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会客厅】妇联儿童部张小媛部长专访

编辑:nat

  对待留守儿童,我们的职责是造血,而非输血!

  妈妈网咱们提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但目前社会上有一个不小的群体,正处于家庭教育缺失的状态,对于留守儿童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咱们儿童部是否也有针对性的计划呢?

  张小媛部长:家庭教育是我们大的职能,家庭教育不能忽视留守孩子这一个弱势群体。来了儿童部之后,我也多次去各地出差看过很多这样的情况,比如在河南通许县,有60W人口,有6W留守儿童。他们这个县做的还比较好,县里比较重视,所以留守儿童成长都还比较阳光。全国有6100W留守儿童,其中包括双亲外出打工孩子跟着爷爷奶奶的,有一方家长外出,也有孩子独自在家等等。这次在通许,就看到几个孩子是独自留守在家里的,从初中开始,到高中,都是独立生活,但这些孩子都上了大学,看到挺难过的。多数孩子如果你不关心他,他会很冷漠,很自私,容易心理有缺陷。还有前段时间在贵州有孩子烧死在垃圾箱里,那就是留守儿童。所以对于这块,我们弄了关爱留守儿童的,儿童快乐家园,这样的阵地。下午4点半后,会有老师知道留守孩子作业,组织活动,亲情关爱电话等。让他们觉得同在一片蓝天下。

  今年8月,和南方都市报合作,做了一次留守儿童公益论坛。后来杨澜也给我打电话,她也关注到,表示明年也想加入这个论坛。今年是南方都市报的员工们教深圳的留守孩子唱歌,已经教了好几年,让留守的孩子们在唱歌中有了自信。因为如果你扶助他们,仅仅是送个书包啊,讲几节课,带着玩,那是输血,不是造血。但是我们教他们唱歌,专业的指导,他们都是混声的合唱,他们觉得自己跟城里人没有什么区别。杨澜在北京也对流动的孩子,打工者的孩子,教芭蕾、唱歌等等,想明年和他们合起来。

  到这里才知道,每天要拥抱自己的孩子,不是简单的拥抱,而是抱着他,鼓励她,用真心去拥抱,孩子会感觉,那孩子成长起来会特别自信。如果家长经常忙于自己的事情,忽略孩子的感受,对孩子没有反应,孩子的心态会不一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