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动画创作的人,小孩是标准配置
小小“缪斯”,女儿帮我填补知识空缺
妈妈网:您在平时策划创作儿童动画电影的时候,会从您女儿身上寻找灵感吗,她算您事业上的“缪斯女神”吗?可以分享一两件趣事给妈网的网友吗?
吴文辉:我女儿很支持我的工作,超怕我离职(笑)。其实之前我们做片子的时候,我女儿都经常跟在身边,我在家也会跟她讲一些我们的动画电影里的故事。例如我们做前期配音的时候,会用自己的声音去做替代,我女儿听了之后说配音太恐怖了或者太阴沉了,我们就根据她的这个建议对配音进行了调整,让它更适合小朋友的喜好;又例如我们拍花絮的时候,我就写了一个几分钟的小本子,在女儿班上找小朋友拍摄,整个过程蛮有趣的,也很受大家欢迎。
做儿童动画片必须要对儿童的喜好、心智、性格差异、动作、语言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在现有的动画专业课程里面是没有这个学科的,必须自己去学习研究。这需要花很多精力去做这些事情。所以,我们会开玩笑说,做动画片创作的人有个小孩是标准配置。
在事业上如果说她是我的“缪斯女神”有点夸张,但绝对是填补了我在儿童这一块的知识空缺。因为,不光是通过观察看直接反应,平时教育我还得去吸收一些经验和方法。
妈妈网:您是一位动画电影编剧,您自己的女儿会喜欢看怎样的动画片呢?您是否在这方面对她有所引导,还是她爱看什么就让她看什么?
吴文辉:我会去引导她观看动画片,毕竟现在能够观看动画的渠道太多了。以前只能看电视,我还可以限制她的观看时间,但现在手机、平板电脑都很方便搜索,动画挑选的主角从父母变成了孩子自己,就很难控制了。我自己因为从事动画电影行业,对动画片的主题、制作等方面的要求都会更“苛刻”,一般选择国内一些经典的二维动画给女儿看。
故事一般、造型设计丑陋、美术不过关、制作水平不高的作品,我都不会让女儿去看。进口片基本选择原版配音加中文字幕的,她喜欢看就要接受语言的问题,时间长了也就习惯了,而且确实对她的语感有帮助。
妈妈网:目前市场上琳琅满目的动画片,很多妈妈们都不知道该如何给孩子选择,能否和我们的网友分享下你在这方面的心得呢?
吴文辉:不推荐现在电视上常播的对抗型动画,就是正反派一直打闹的那种。我推荐给孩子看动画电影多一些,因为现在电视里播放的动画片质量良莠不齐,播放时间又长,小孩子追剧对视力、身体的发育都不好。我给女儿挑选动画是分年龄的,小的时候给她看迪斯尼的一些低幼动画,例如《小熊维尼》等;大一点就可以让她看《小马宝莉》《芭比公主》等等。但男孩子跟女孩子挑选动画不一样,男孩子比较喜欢看科幻一类的。
在电影这一块,日本动画需要判断影片针对的年龄,就文化而言存在很大的差异,青少年段日本动画在性别特征上做了较大的夸张,这可能不太适合十二三岁以下的小朋友观看,所以,会选极少数大师级的作品,如宫崎骏的作品算是可选择之一。好莱坞的会选择迪士尼、皮克斯、梦工厂、蓝天工作室,华纳等公司的作品,能进入国内影院的作品,按照美国电影分级都是PG级(全年龄段),而多数非常受到追捧的进口大片,通常是PG13(特别辅导级,13岁以下儿童尤其要有父母陪同观看,一些内容对儿童很不适宜——该级别的电影没有粗野的持续暴力镜头,一般没有裸体镜头,有时会有吸毒镜头和脏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