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孩子复制于“暴力家庭”
如果长期在暴力家庭中生活和成长,孩子的心灵很容易扭曲压抑,身体和心灵受到的伤害,会慢慢得摧毁孩子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小编一直记得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中小女孩问“Is life always this hard, or is it just when you're a kid?”(人生总是这么痛苦吗?还是只有童年如此?)她关闭心门,失去天真,冷漠防备得面对这个世界;
暴力儿复制于“暴力家庭”
受到“重男轻女”等封建思想的不公待遇
重庆摔婴女的案件,网友曾大量得分析可能施暴女孩从小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家人存在极度严重的重男轻女思想,使她将憎恨与怨气发泄到无辜的小男孩身上。曾亲眼目睹了一位妈妈把雪糕拿给弟弟,姐姐想吃却受到母亲的一顿责骂。虽然如今我们已经步入开放平等的社会,但这种落后封建的思想依然大量的存在于我们的国家,尤其是偏远山区。
家长的错误的观念引导和对暴力行为的默许
孩子要进幼儿园了,担心她被其他小朋友欺负,告诉她“弱肉强食,人家打你就要还手!”不经意的一句话,变成了滋生孩子暴力行为的一道特赦令。大人的语言诱导孩子启动了过度敏感的“防御系统”,其实童年本该如此单纯:打打闹闹,说说笑笑,没有大人世界的斤斤计较。
接触错误的电视或者动画
此外还有可能助长孩子暴力行为的原因包括:父母的性格强势,孩子得不到应有的任何肯定与鼓励,产生挫败感,无法表达自己的情绪,只能选择极端的方式宣泄;看电视或者动画片的时候,接受了太多暴力因素的教育,比如枪战片等。
【小编总结】在孩子出现暴力倾向的初始阶段,如果不加以制止,给予正确的引导,孩子的错误行为就会愈演愈烈,对以后恶劣性格的形成埋下了隐患。父母千万不要等到一切都无法逆转的时候,才后悔自己的失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