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注意事项:
1、接种前最好检测下是否有发烧症状,对于检测体温高的婴儿,建议积极治疗,待体温恢复正常水平后,再接种乙肝疫苗为宜,以免对感冒和疫苗接种效果不利;泗水县中医医院内科孙庆才
2、属于过敏体质的婴儿,尤其是发生过严重过敏反应的,在接种前一定要说明过敏史,再根据具体情况判定是否接种乙肝疫苗;
3、伴有先天性免疫缺陷病、严重心脏病、急性传染病、湿疹等疾病的婴儿,建议不要接种乙肝疫苗
4、符合接种条件的婴儿,在接种完毕后,建议观察15~30分钟,以确保无异常反应的发生;
5、婴儿接种乙肝疫苗后,加之婴儿自身抵抗力较差,应注意接种部位的卫生,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感染;
6、对于局部会出现红、肿、痛、发痒或有低热轻微异常的现象的婴儿,可采取物理降温、饮水、休息等对症治疗,多数该轻微的异常反应会自然消除。
乙型病毒性肝炎系由乙肝病毒引起的一种在全球广泛流行的传染病
相关链接:
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系由乙肝病毒引起的一种在全球广泛流行的传染病。乙肝病毒主要侵犯肝脏,引起炎症反应,破坏肝疫苗,导致肝功能受损,其临床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厌油、肝大及肝功能异常,其主要传播途径为血源传播、日常生活接触、母婴垂直传播等。
1992年我国开展了一次全国范围内的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当时我国人群中乙肝病毒感染率为57.63%,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流行率为9.75%。同期浙江省开展的人群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15岁以下儿童乙肝感染率为49.52%,全人群乙肝病毒感染率为65.24%,1~59岁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为11.6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按照世界卫生组织乙肝流行强度的划分定义,浙江在全球属于高流行区。
针对乙肝高流行的态势,自2002年浙江将乙肝疫苗纳入儿童免疫规划,由政府出资购买乙肝疫苗开展免费接种以来,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和新生儿乙肝首针24小时内及时接种率始终维持在95%以上的较高水平。2006年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浙江省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标化阳性率下降至8.46%,较1992年下降了27.13%,其中1~4岁儿童阳性率下降至0.71%,较1992年下降了83.5%。2008-2012年报告发病率范围为33.19-37.79/10万,发病率也呈逐年下降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