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孩子释放负面情绪
孩子一般不会控制自己的情绪,高兴了就笑,愤怒了生气,难过了就哭……既然有那么多积极的情绪,同样就会有负面情绪。所以当孩子出现负面情绪时,不要急于去否定它,而应该接受它,再帮助孩子去面对自己的情绪、表达情绪、释放情绪,然后才是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1、不要给孩子的情绪贴标签
这是妈妈或者是父母面对孩子的负责情绪时最常见的行为,比如案例1中,妈妈责怪小米总是因为做不好事而着急发脾气,就是如此,没有就事说事,而是把小米以往的情绪都联想了起来,最后给小米下了一个标签,就是爱发脾气,遇事不冷静……可以想见,如果长此以往,小米自己也会认为自己是一个爱发脾气、遇事不冷静的孩子,更不会学着去控制自己的情绪了。
教会孩子合理发泄自己的情绪,用说出感受代替打人、发脾气
2、学会倾听,让孩子学会表达情绪
当孩子出现负面情绪时,学会接受,允许孩子自由地表达情绪,哭闹、发脾气都可以。当然,前提有一条,不能打扰他人。如果是在公共场合,尽量把孩子抱到一个偏僻的地方,再允许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尤其是教会孩子正确地表达情绪。比如在小米打人的事件中,等到小米的情绪稳定下来后,我再和她一起分析:“妈妈知道你很生气、很难过,因为想多读两本书,读书时间却不够了,多读无望之后就难过,而被妈妈批评之后就很生气,所以就打妈妈了。妈妈允许你发脾气、允许你哭闹,但唯独不允许的就是动手打人。你可以大叫、可以哭,还可以到妈妈的怀里来,也可以告诉妈妈你的情绪,你生气了,你很难过……学会把你的情绪表达出来,才是最好的办法。”当你告诉了孩子这些,尤其是自己做出了积极的示范之后,孩子是能够学会正确表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