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好动不一定是病 看专家给出的应对建议

编辑:win

  二、探究宝宝好动的根本原因。

  妈妈们往往一看到宝宝的状态就开始着急求医问药,却没有注重深层挖掘造成宝宝表象的原因,看看以下内容,您的家里有没有这种情况呢?

  1.家长沉默寡言,冷漠的态度致使宝宝发生多动的状况。有的宝贝处在经济贫困或家庭不和、父母离异的不良环境中,也会导致多动症的发生。这类家庭中的父母,往往没有太多的时间去关心和关注宝贝,宝贝也缺乏玩具、图书等成长所需要的物品。这类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宝贝,容易产生行为异常、性情孤僻、学习困难、多动等情况。调查显示,多动症儿童组父母的文化程度,明显低于正常儿童组父母的文化程度。


制定原则、奖惩有度会让宝宝适时舒缓紧张、稳定情绪

  2.爸爸妈妈的说教过多,态度过于严厉致使宝宝发生多动的状况。有些家长望子成龙,但又缺乏基本的早教知识,不了解儿童的心理变化,对于宝贝要求过于苛刻,这样很容易导致宝贝心理过度紧张,情感压抑,从而出现多动症状。如果此时,家长认为宝贝是故意不听话,采取暴力管教方式,就会更为加重宝贝的多动症状。

  三、应对宝贝多动行为的专家建议。

  心灵鸡汤往往是疗心伤的最好药方,制定原则、奖惩有度也会让宝宝适时舒缓紧张、稳定情绪,重新成为那个爱笑的小天使。

  1.简单入门级,多多鼓励鼓励你的孩子。鼓励一般是以精神或语言的刺激为主,促使宝贝自愿、主动地去尝试或重复那些良好的行为和习惯。比如,他听家长的话去做一件事了,就及时表扬他,增加他这种行为的产生。

  2.尝试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除了鼓励之外,当宝贝出现了符合规则的好的行为习惯时,也要适当奖励。这样,可以让宝贝产生愉快的心理感受,促进他进一步形成好习惯。奖励的方法也可投其所好,多种多样的,比如宝贝喜欢汽车,就告诉他每次做得好,就可以得到1分,做得不好就减去1分,当累计得到5分时,就可以给他一定奖励,比如健康零食、小玩具等。长此以往,正向的激励会促使孩子“自我原则”的树立。有助于孩子更积极的实现自我修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