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给孩子“有度”的支持
其实,这世上只有两种孩子:一种是听父母话的孩子,一种是听自己话的孩子,并没有所谓的“不听话”的孩子,于东辉说。所谓的“不听话”,只是孩子的内心需要增多了,有了更多自己的想法,开始不完全听父母的话,人们还给这种现象定义为“叛逆”。
专家解释孩子哭的心理需求
“所谓叛逆,就是孩子更着重自我,更愿意听自己的话,内心产生了更多的需要,他更愿意用自己的方式去满足自己需要的阶段。如果我们这样理解孩子的叛逆期,就会觉得孩子的哭闹是很正常合理的事情了。”于东辉指出,一说到“叛逆”,我们往往会“贴标签”的认为是不好的,其实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某种意义上的叛逆是必须的。“他听自己的话,有自己的独立人格,不愿意根据外界的指令来规划自己的人生,所谓的叛逆期,更恰当的说法,其实应该说是孩子的自主期。”比如两三岁的孩子,兴趣点非常多,对世界充满了好奇,有自己的想法并想要去探索。假如现在已经晚上七点多了,孩子非常想出去玩,你觉得太晚了不让他出去,可这时候的孩子意识里并没有早和晚的概念,他便会“抗议”,而你就会觉得他叛逆了,其实不是, 这只是孩子自主性的一种表现而已。
那么,家长应该怎么做呢?最好的方式就是给孩子支持,当然,这个支持是有限度、有引导性的。和以前的孩子相比,现在孩子的生长环境更加优越,比如玩游戏、上网等可玩可接触的事物也更为丰富,因而孩子的欲望、心智都比以前的孩子更强烈,所以,家长应该尽量支持孩子的自主探索,给孩子更多的探索机会,而不是一味的遏制、控制,当然,在支持孩子的时候也要有“度”,尽量往良性方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