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乖”别“吓唬”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总会有诸多“不乖”、“不听话”的表现,有些家长最直接的应对法就是“吓唬”,比如案例中瓜妈的做法。
于东辉分析,这是在用恐惧来压制孩子的需要。我们假设,孩子本来是肚子饿了想喝奶,在没喝到奶之前肯定会哭闹,若你不仅没有满足他的需要,还对他发脾气,这样可能孩子肚子饿了想喝奶的需要被暂时性的压抑下去了,你也“侥幸”的发现孩子竟然不哭闹了,变乖了,事实上?孩子还饿着肚子,而你不知道。你能说这对孩子好吗?
“吓唬”孩子是在用恐惧来压制孩子的需要
另外,从心理的角度来说,这种“吓唬”的方式至少会让孩子产生心理阴影。因为,对于孩子来说,母亲是他在这个世上最亲的人,最亲的人会“攻击”自己,这会对孩子的安全感造成很大的伤害,甚至在长大后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类似的吓唬还有很多,常见的还有言语上的吓唬,比如说“你是捡来的”,“你要是不听话我就丢掉你”、“你要xxx不然就不让你xxx”……往往这种方式会让孩子感到恐惧害怕,没有安全感,便暂时表现出一种表面的服从。可能,你发现孩子变乖了,长此以往,这对孩子的成长会有很大的伤害。“很多成年后和妈妈出现矛盾和问题的人,归根溯源,都是妈妈小时候吓唬过孩子,所谓‘三岁定八十,七岁看终身’,小时候的感受会影响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