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处可逃的噪音 节日请放过孩子的耳朵

编辑:静渝

  不过,对于已经出现不可逆的听力损害,必要时使用助听器补偿听力损失,尤其是对2~7岁、正处于语言发育期的儿童来说,使用助听器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降低聋哑的发生率。当然,最重要的还是预防,家长在给孩子购买玩具,或带孩子参加各类活动时,是否会对孩子的听力有害,也应当作为考量的指标之一。

无处可逃的噪音

  无处可逃的噪音

  为人母3年多,深切感受到保护孩子听力的不易。

  我可以给孩子过滤掉“大声公”的玩具,在她看动画片时调小音量,不让她听MP3,但我不能阻止她外出。随着孩子的长大,她越来越渴望感知外面的世界。可走上街头,那些手机店、电器店为了吸引顾客,放出振聋发聩的音乐声或叫卖声。带她去动物园看动物表演,选了一个远离音箱的位置,可巨大的音量让我这个成人都感到很辛苦,可环顾四周,有三分之一的观众都是儿童。更不要说,看儿童剧、木偶剧,和电影时的体验了。不得已,有时只好减少受噪音刺激的时间,甚至用手捂住孩子的耳朵。

  曾听同事转述过一个儿童剧团负责人的话,说他们去很多国家表演时,都有对他们音量的大小有严格要求,主要是考虑听众中以儿童为主,可是在中国表演时,这些问题尚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真的希望这样的要求和标准也能在中国出现,对于主要面向儿童观众的影视节目或现场表演,其声音都应当有分贝和持续时间的限制,在让孩子们赏心悦目的同时,听力也能得到起码的保护,家长们选择让孩子参加活动时无需进行痛苦的利弊权衡。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