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处可逃的噪音 节日请放过孩子的耳朵

编辑:静渝

  噪音会让孩子们身心受损

  据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张官萍教授介绍,突然接触噪声,孩子可能会出现耳鸣、听力下降等不适,只要时间不长,一旦离开噪声环境后,很快就能恢复正常。但如果接触噪声的时间较长,高分贝的声波会过度刺激毛细胞致其损伤,即使离开噪声环境后,也需要几小时至二十几个小时才能恢复正常的,称为听觉疲劳。可是如果继续接受强噪声暴露,可能会造成毛细胞死亡,并且是供应耳蜗的毛细血管长期处于痉挛状态甚至闭塞,成为难以逆转的病理性改变,可能会发展成噪声性耳聋。

  孩子听觉受损会影响他们的语言学习,和对音乐的感知力,孩子听不清老师说什么,常常被误认为注意力不集中,甚至是多动症。此外身心健康的其他方面也会受一定影响,比如长期聆听噪声的孩子更容易出现血压升高、失眠、焦虑以及精神不集中。

听力下降的蛛丝马迹

  孩子听力下降有蛛丝马迹

  张官萍介绍,其实孩子听力下降是有蛛丝马迹的,但往往被家长忽视。比如家长叫孩子名字感到孩子不理人,常常认为是小孩不听话,等到发现孩子听力下降去就诊时,有些孩子已有中度甚至重度听力障碍了,这会增加治疗的难度。

  她建议,经常听音量较高的音乐或接触噪声的孩子应当定期检查听力,如果是暂时性的听力损伤,应该及时治疗。对于大一点的孩子,还有简便的听力自测法,即“前后对比检测法”:在听MP3之前,先将MP3的音量调到你能勉强听到的最小音量;当听了一段时间歌曲后,如无法再听到你开始时听的最小音量,那就说明你的听力可能遭到了暂时性损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