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议
最争议的环节,莫过于“护蛋”及“换爸爸”这两个环节。由此而引发的萌娃们的崩溃哭泣,都让人忍不住要质疑一下节目组设置这样环节的目的所在。也许出发点是好的,想要孩子学会独立、学会责任,但不能用拔苗助长的方式,让孩子一下子就去适应,毕竟安全感,对孩子来说,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我们能看到,林志颖在让Kimi接受独自出任务这样的“独立性、责任性”环节时,他并没有在第一期就要求Kimi必须参与、必须接受,而是选择了陪伴以及事后谈心等方式来慢慢引导,让Kimi在心理上慢慢的有一个适应的过程,然后才选择了转身、放手,最终Kimi果然不负众望,成功完成了任务,并在后来的“换爸爸”环节中,也平静地接受;我们也能看到,在经历了这个“换爸爸”环节后,原本我们认为很独立的Angela却超乎大家的意料,变成了很粘爸爸的哭娃,甚至到后一期的爸爸变身“百变大咖”时,当她终于认出那个“怪爷爷”正是自己的爸爸时,所表现出来的不是喜悦,而是伤心和委屈。这正是安全感的建立与被破坏的两个典型例子。
所以希望如果第二季开播时,节目组对于这样的环节,一定要慎之又慎。
第一季《爸爸去哪儿》有争议也有让人心疼的情节
心疼
每一次,孩子们的泪水,总会一次次地牵动着我们的心,我们会为这些可爱的孩子而感动,也会为他们那最纯真的泪水而心疼万分。比如Cindy在初期让田亮手足无措的嚎啕大哭,那伸出的想要田亮抱的双手,让人恨不得能自己上前去抱起她,给她一个拥抱与安慰;天天掩护田亮摔破“张小马”时的撒谎,以及那句“我错了,你打我吧”,相信不只是张亮,就是我们都被深深地打动,并为之心疼了,就如张亮在信中所写:“在之前的30年里,我不曾想过我年仅6岁的孩子,会为了照顾我的感受紧张得束手无策。”
而这其中,有着超甜笑容的Kimi,在他在出任务时忽然发现爸爸不见了,团团转着找寻爸爸,那无措的表情,以及听到石头哥哥的召唤竟然乖乖地跟了上去,并自己得出一个无奈的结论――完成任务之前,都见不到爸爸!在他出乎大家的意料,乖乖接受“换爸爸”环节,却还是因为想念爸爸而默默流泪时,那压抑的思念、强忍的伤心,让你揪紧了心有木有?“成长大概就是这种滋味吧,酸酸涩涩却怀抱着最美好的愿望。”再心疼孩子,父母也是要慢慢放手,而再怎么放手,在父母的心里,总是深深牵挂着、担忧着、心疼着。这大概就是成长的一种疼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