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2:合理运用对比法,激起孩子的热情
我们所说的合理对比,就是巧妙地和别人对比或与自己前面的成绩对比,找进步,找希望。值得家长注意的是,我们这里的对比,是比进步,不是给孩子树立模范榜样让孩子去学习。比如,让孩子比较:“自己迅速做完事情的感觉,与妈妈替你做事情后唠唠叨叨,哪个心里舒服?”“昨天穿袜子,你自己穿一只,妈妈给你穿一只,你比妈妈慢,今天怎么比妈妈快了?”“今天如果有人问你:衣服谁给穿的?你可以理直气壮地告诉他:我自己!”
“你自己有没有觉得自己越来越棒了?”“前两天你还决绝妈妈的要求,说什么也不自己洗脸,今天自己都会像妈妈一样用洗面奶了,妈妈觉得你再进步,是不是?”同时您可以鼓励孩子,提高要求:“今天我们要比昨天快一些好不好?”您会发现,孩子的积极性被您调动了起来,做事情越来越有热情了。
“五分”教育法更利于孩子成长
温馨提示:
您最好及时与老师进行沟通,希望在改变孩子磨磨蹭蹭习惯问题上能得到老师的帮助,让老师减少一些批评,并给予更多一些的鼓励。这样家校配合,对改变孩子养成自己做事情的好习惯大有益处。
方法3:家长故意“耍赖”,逼孩子自己做事
“耍赖”可以说是孩子的法宝,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孩子经常这样做,而且屡屡得逞,于是在以后更会运用的淋漓尽致。其实家长不妨学习孩子,适时运用一下“耍赖法”,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会收到奇效。
比如:孩子要穿鞋到外面去玩,这时孩子是恨不得马上飞到外面去,会急着催大人快点给他穿鞋、系鞋带,这时不妨磨蹭一下,然后再告诉他,大人系一只鞋带,另一只自己完成,两个人做事情会比一个人快的。孩子可能会着急、跺脚,不要理会,一定要等到他自己着急地动起手来。
如果他不动手,您就催促他,让他帮忙,然后说:“看来你不着急,我也就不用着急了!”于是您故意放慢速度,或者成心把鞋带系坏,目的是让孩子着急,自己也动手帮忙。这是“软”的耍赖方法。
还有“硬”的耍赖方法,开始要帮助孩子系鞋带的时候,就告诉孩子,一人一只,这样分工快。家长做完就不管了,就是耍赖告诉他不能帮他了。在看来帮助无望的情况下,他也会自己完成的,而且,速度也不一定慢,因为外面精彩的世界在吸引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