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看重的是人的能力
由于我们国家教育的传统方式和过去家长的不正确教育,让当下的许多孩子只有成绩没有能力,他们都面临着就业不被看好,出国不能适应等种种问题,若想培养出不自私的孩子,家长还要在观念上更新一翻。
同样做为一位即将上市的公司老总,夏雨峰这样解释道: 其实分数在人生当中只有18岁之前有用,18岁以后,是不是能够得到荣誉,有社会地位,完全不取决于分数,但是进入社会没有任何一个规律能证明,成就跟分数成正比。 再如瑞思用人来谈,就算是北大清华的学生也只比别人多一个面试机会而且。并不会因为你是北大、清华就录取你,企业用人看重的仍然是孩子的人格、素质、能力等等,而这才是家庭教育中应该注重的。而能力的培养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从小着手。 因此,被众多家长忽略的少儿教育期事实上恰恰是孩子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
如何才能教育好“独二代”?
另外,夏总还谈到了留学的问题, “中国的孩子到国外留学,有的吸毒,有的加入到了一些乱七八遭的帮会,能回来的像方鸿渐这样的已经算是好的了。他仅仅是考试拿了分数,出去之后听不懂课, 国外的大学很宽松,所有的课堂都是讨论为主,你背的单词在讨论里面用不上,写论文也用不上,你很孤僻,融入不了,必然会在边缘待着。”作为一个学生,课堂就是主力社会,没有真正的能力就参与不了课堂参与不进去的讨论,这意味着他们进入不了美国的主流社会。而家长应该认识到培养孩子这方面的能力应该选择一所真正关注孩子成长的学校, 因为它必然是将孩子能力的培养贯穿整个教育的始终。 而能力也是培养国际精英基础之基础,所以,少儿教育这一关键时期家长必须把握好。
家长和孩子是相互依赖的共同体,做父母的溺爱孩子是想让孩子依赖父母,但实际上是父母同时也依赖着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