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夫妻争执让孩子变成“夹心饼干”

编辑:zhangxiaoqi

  专家点评:

  如果父亲失职,我决不会这样说,我一切都会看孩子在感知父亲的做法后是什么样的情形,我会引导父亲去等同地关注孩子内心的感受。家庭成长环境对孩子的成长真的太重要了,孩子未来成长中所有模式的建立,比如对父母的情感,解决和朋友间的问题,甚至将来对待爱情等,都会受到家庭影响,更会受到父母感情的影响。(陶小艾)

  这位爸爸的漠不关心,是极度乐观主义造成,显然他不懂得养育之道,以及父亲在孩子成长中,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徐女士可以试着了解一下孩子爸爸的童年经历,是否也存在问题,直面他心底的不安才能解决问题,找到爸爸身上的短板,不要争吵,学会互补。

  父母双方没有存在感的争执,给孩子带来的伤害需要很久才能修复,甚至会造成孩子将来人际交往的问题。(沈佳慧)


不要小看孩子,他很快会明白家庭成员的态度

  2. 如何面对“过度迁就”的爸爸

  吃饭时间到了,乐乐玩得不肯好好吃东西。妈妈要管教,爸爸却说:“随她去吧,小孩子饿了就会吃的。”结果,乐乐不吃饭,吵着要吃巧克力和冰淇淋。妈妈当然不会允许,爸爸却说:“乐乐先吃巧克力,吃完把饭也吃了好不好?”孩子认为爸爸是救星,妈妈什么都不让吃,是坏妈妈。以后每当做了不应该做的事,乐乐都向爸爸求救。

  专家点评:

  不要小看孩子,孩子很快会明白家庭中各种关系以及各个家庭成员对他的态度。收起一方擅做主张的做法,夫妻双方一定要在育儿时加强交流,坦诚地说出自己的想法以及希望如何去解决问题。其实吃饭不难,难在吃饭背后隐藏的问题,比如孩子是真的不喜欢吃饭,还是遇到其他吸引他的事情,抑或孩子只是想试探父母。(陶小艾)

  一方面,父母要自律,重视餐桌文化,以健康的方式饮食。示范对食物的自我克制,父母首先要做榜样,注重按时就餐,不要到了吃饭时间,爸爸还在玩游戏看电视,忽视就餐礼仪。另一方面,要想孩子喜欢吃饭,爸爸妈妈要口径一致,不要给予孩子压力,就会促使孩子发生改变。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