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然:我一向教育宝宝要和小朋友和平共处,但是有的我们不是这样教育的,所以问题不可避免,处理起来就会复杂许多。有一次然然被一个小男孩无缘无故地打了头,我用手挡着,还连我一块也打了起来。小男孩的妈妈发现了什么都不说,不管不顾的态度,连一句道歉的话也没有。有这样的我们,宝宝能好吗?所以不是你不想宝宝去欺负人,是有人想欺负你。
专家点评:如果我们在养育过程中经常让宝宝任性而为,往往容易造成宝宝的占有欲强,不愿意分享,便会发生争抢玩具、打人抓人的行为。而当宝宝发生了这种攻击性行为之后,如果得不到我们的及时和有效制止,一定程度上甚至会强化宝宝的“打人”行为。当宝宝在家里或外面打人时,父母和长辈要表现出应有的尊严,不能对此一笑了之,甚至纵容宝宝,而应该让宝宝感受到这种攻击行为是不被允许和赞扬的。时间久了,宝宝明白这种行为不被人接受,自然会有所改变。
教育为先派
@质文:我不会教宝宝怎么去反击别人,怎么去打别人,我会教宝宝怎么去和人沟通,怎样更好地与人相处。即使小时候你教会宝宝用武力不吃亏,进入社会也这样肯定会吃大亏的。因为文明的社会人们是靠知识与智慧生存的,并不是靠暴力和武力。
有些家长认为,最重要的是教会宝宝如何正确与人沟通、相处
专家点评:宝宝之间的“攻击、争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沟通交流不畅造成的,因此,注意培养宝宝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其学会用语言与人沟通。如想要别人的东西时,先要与人商量:你的玩具还玩吗?能不能给我玩玩?别人答应了再去拿。平日里,我们就要从这些小事上教宝宝学会表达、交流,引导宝宝寻求解决矛盾冲突的最佳办法。我们可以结合宝宝反映的情况,帮助他分析事情的起因,使其明辨是非,然后启发他从多角度寻找解决矛盾的方法,并进行比较、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