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妈为培养孩子个性投资:花的是时间

编辑:zhangxiaoqi

  二、教孩子干家务活。

  这是现在的大多数家长最不愿意做的。我出国时,一到周末,就能看到邻居家的孩子们跟着爸爸妈妈干活,用割草机割草,擦汽车,整修花木,刷房子。甚至一些七、八岁的孩子,就在自家的“后院甩卖”中,跟父母一起向人们兜售用过的旧东西,还很内行地跟来人“侃价儿”。在这些劳动和“家庭贸易”活动中,孩子学会了干活,学会了勤俭节约,学会了吃苦耐劳,学会了与人交往,发展了语言表达能力,学会了和别人合作,也密切了亲子关系,好处真是数不过来。但是我们中国的父母们自作聪明,觉得让孩子干活是屈着了孩子,耽误了孩子,这真是一种“傻冒儿”观念。


耐心教孩子干家务活

  教孩子干活其实并不简单,你得手把手地教,你得有耐心,不能着急,你得肯花时间,不怕孩子开始时干得不象样,你得专门地花时间教他,不能让孩子顺便地跟着自己干,否则你肯定会嫌孩子碍手碍脚,耽误了功夫。你要缺乏耐心,最后的结局十有八九是“去,去,去!别在这儿瞎弄了!”把孩子哄走了事。

  我现在能包一手好饺子,那本事全是上小学和初中时母亲教会的,从揉面、揪斤儿、擀皮儿、和馅儿,到包出像模像样儿的饺子,哪一道工序都有要领,不耐心教哪能学会?可是这“童子功”到底使自己终生收益。1994年在荷兰当访问学者时,有一次到荷兰教授家给他们包饺子,教授夫人见我擀皮儿飞快,擀得又圆又匀称,大声疾呼地叫所有的家人来参观,那阵势真像是一帮老外在看中国的杂技表演。待饺子煮熟,他们一边吃,一边交口称赞。还问:“你跟谁学的?”我不无自豪地说:“跟我妈妈。”那半年中,同楼层住的中国人、意大利人、西班牙人、法国人、挪威人,没有一个人没吃过我包的饺子的。

  可惜我儿子现在已经上了大学还不会包饺子。前不久我开始教他,还把自己在国外的经历“侃”给他听,这一下他来了积极性,很快就学会了擀皮儿,虽然开始时慢点儿,但总算是有个开端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