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园里的小霸王
有些小朋友他喜欢跟别人一起玩,但是只要认定这个玩具是他的,他就绝不给别人碰它,更不要说是和别人分享了。孩子如果养成自私、霸道的行为习惯,别的小朋友都不会喜欢和他一起玩呢!
分享其实是建立友谊的基础,0~3岁是宝宝分享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家长要抓住这个时期,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引导。比如,家长可以将宝宝的玩具 “借走”10分钟,然后还给他。这样来回重复借走几次后,宝宝暂时失去的东西,所有权还是自己的,被拿走了但终究还是会回来,这样宝宝就产生了一种物权安全感。
家长还可以经常邀请一些与宝宝相熟的小朋友,让他们各自带上玩具来家里一起玩。妈妈提议他们将玩具互相交换,让宝宝了解到“把自己的玩具借给其他小朋友,自己也就能玩到别人的玩具”。游戏结束后,妈妈要保证孩子们的玩具在分享后能够重新回到各自手中。有了愉快而安全的分享经验之后,宝宝慢慢也就能够体验到分享的快乐。
孩子的另类个性(二)
3、自尊心强的失败者
有些宝宝的好胜心很强,即使是在玩游戏的时候都很较真。如果在集体游戏里输了,他就会赌气说不要玩了。宝宝这样“输不起”会让别的小朋友感觉很没劲,久而久之就不愿意和他一起玩游戏了。
小皇帝在家里和爸妈游戏从没有输过,孩子的家人对孩子百般迁就使得孩子难免有点自我中心,孩子娇惯成性,容不得自己失败,为我独尊的心理使得孩子的受挫承受力更低。
另外,家长平常也在注意在夸奖孩子的时候不要 “浮夸”,最好就是客观一点,让孩子有一个良好的自我认识,而不是觉得自己是天下第一。一些小小的失败对于过高的自尊心的宝宝来说或许就是一个难以承受的打击,因为在他的心里已经容不下“失败”二字了,因此,家长给孩子的行为作评价其实也是一门艺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