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孩子这么看待“孔融让梨”故事

编辑:zhangxiaoqi

  学生:我也不喜欢孔融的爸爸。

  老师:为什么?

  学生:他不负责任,让没有行为能力四岁的孔融分梨,而且他也没有是非观念,孔融分梨的行为很主观武断却得到了父亲的表扬。

  老师: ……


美国孩子认为:该把梨放桌上,谁想吃谁拿

  学生:这个故事不好,鼓励主观武断,剥夺了民主,这种扭曲自己的欲望去赢得赞扬的做法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行为。

  老师:要是你是孔融会怎么做呢?

  学生:把梨放到桌子上,谁吃谁拿好了。

  听到这里我走出了孩子们的课堂,一个中国儒家思想的典范在美国孩子这里却变成了主观武断、践踏平等和假心假意的典型,你说到底是哪里出错了呢?

  妈妈网网友评论

  @czxczx:美国孩子的真实以及诚实的道理。中国的讲法是假学道,真小人行为。千万不要学孔融。

  @子不语:哪里错了?就像以中国人的观念去胡乱猜测美国人的家庭观、自由观等等一样,跨文化的任意解读,本身就是错的。因为,根本没有什么普世价值观。

  @做一个好父亲:其实,这篇文章在偷换概念。中国文化中“仁”的概念是培养人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孔融让梨来说明在利益面前不要过分看重,要考虑到他人。在向孩子们讲解“孔融让梨”这个典故的时候,讲解的是个人和他人的关系,并不是公平。这个故事的本意也不是宣传公平的。

  @最爱花中四君子:孔融的故事我看根本是杜撰出来的,这体现了传统美德。我们反感这样的双重标准。这样的父母不负责任让一个孩子做这本就有争议的事。不要再虚伪下去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