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在幼儿园的婴儿班,总会辟出一个特定铺有厚垫的区域让孩子爬,四周有安全的隔离物,那个地方只有家长和保育员才能进入,还必需脱鞋才行;在幼儿班,房间里除了厚厚的垫子和必要的设施(儿童小桌椅)玩具外,几乎空无一物,这是因为这个年龄段孩子走路还不稳、易摔倒。美国儿童的游乐场也是按年龄分的,1-3岁的地上全部铺了塑胶,滑梯什么的都很矮小,孩子玩的时候即使摔下来也不会受伤。4岁以后的游乐场也会铺上厚厚软软的碎木屑,滑梯的高度也得严格遵守儿童建筑设施的安全规定。
一个教育误区:宝宝跌倒不用扶
写到这里我想你一定明白了吧,美国小孩子摔倒了的话,美国家长不去扶不是因为要去锻炼孩子的勇敢精神,根本是因为安全设施做足了根本不大可能受伤的缘故罢了。
但百密一疏,偶尔也会有意外发生,孩子真的摔倒受了伤,美国家长肯定比谁跑得都快,抱起孩子赶紧自己处理或上医院,若是发生在学校或幼儿园还要追究责任人,而更重要的是去分析发生的原因,堵住在安全设施和制度上可能的隐患。譬如丫丫学校曾有一个孩子从体育馆前台的舞台上跳下来把脚扭伤了,虽然是孩子顽皮,但孩子的家长则反问:既然存在掉下来摔坏的风险,为什么孩子会被允许到舞台上玩?从那以后在舞台前面醒目的位置上便立起了一个警示牌子,告诉孩子不准上去玩、可能受伤之类的。
只有把安全隐患都消灭掉,小孩的安全得到最大程度保证了,美国的家长才会看到孩子摔倒了任他们自己去爬起来,所以我们在学习国外先进教育经验的时候,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而那背后的原因才是我们最应该去学习的精华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