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遇到自己难于处理的事情,家长也不是不能介入,只是要有一种呵护的心态,不仅对自己的孩子,也对别人的孩子也多一些理解和尊重。最好不要将事情公开化,让孩子处于矛盾的焦点,左右为难。大家的关注也是一种非常大的压力,就像夫妻之间发生矛盾,如果非要在大庭广众之下说清楚,让有错的一方公开道歉,恐怕最后不是矛盾的解决,而是更多的矛盾被点燃,不可收拾。其实,即使当众说不清楚,回到家里,灯一关,很多事情自然就解决了。孩子们也是一样,说不定家长之间还在纠缠不清时,孩子自己已经忘在脑后,和好如初了。
家长应该少介入孩子之间的矛盾
其实,在人群当中,我们最需要的是自己内心安定,如果相信自己是对的,就不必惧怕别人反对。如果自己对人友善而有趣,就不怕没有朋友,任何人的离去都不足为惧。有时候,哪怕我们已经做得足够好了,仍然会遭遇意外打击,这时候只能坦然承受,等待阴霾过去。世界上大多数的矛盾都并非你死我活那样尖锐,很多时候,一方淡然处之,另一方自然无趣而退。
有些事情,家长实在不得不介入的,应该主要针对自己的孩子,而且主要在私下进行,在把所有问题都搞清楚之后,和孩子充分沟通,和孩子达成共识,教给他解决的方法,然后让孩子自己去解决。孩子会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一次有益的经验。
终归,孩子会长大,人生的每一步都得他自己去走,我们不可能代替他。所以,孩子的问题最好是让他自己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