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发热常见原因以及应对办法

编辑:win | 出处: 妈妈网


新生儿发热护理

  新生儿发热护理

  一、做好体温记录并且控制环境温度,不宜给宝宝穿着过多。新生儿居住室温以22~25℃为宜,如室内温度过高,应设法降低室温,应使室内通风换气,在通风时要给小儿盖好被子,防止冷风直接吹到病儿身上,防止 脱水 热,生后尽早开奶,合理喂养,注意消毒隔离,做好新生儿皮肤,黏膜,脐部的护理,避免发生新生儿感染。

  二、特别是夏天出生的宝宝衣服适宜即可。一般说来,在闷热的夏季出生的新生儿,如果室内温度接近30度。或给过多的保温措施如包裹过多时,常可导致新生儿发热,医学上称“新生儿脱水热”。此时,新生儿体温可高达39℃以上,表现为烦躁不安、哭吵不已、尿少、面赤,其他方面正常,在补充水分后,发热可自然消退。

  三、室温控制在22到25度为宜。因为新生儿体内含水量多,体表面积相对大,在夏天气温高时,丢失水分多,再加上母亲在生产后头几天奶水少,导致新生儿容易发生“脱水”现象而引起“脱水 热”。因此,宝宝居室的室温不要过高,新生儿如已包裹或穿衣,室温最好在22~25℃为宜,如果房间温度过高,应设法降低。夏季门窗不应紧闭,不应捂得太 严。母乳尚不充足前,可在两次喂奶之间补加20~30毫升的温白开水或5%葡萄糖水。

  四、新生儿发低烧可以给宝宝进行物理降温。新生儿一旦发生了脱水热,轻者喂哺温白开水,或 5%葡萄糖水,每2小时1次,每次10-15毫升,可自然退热。常用的物理降温法为头部枕冷水袋,也可以用温水浴或温水擦浴,水温33~35℃,擦浴部位 为前额、四肢、腹股沟及腋下,忌用酒精擦浴,以防止体温急剧下降而造成不良后果。

  五、如果不见好转的话就要及时就医了。新生儿发热补充水分后不见好转或有其他症状出现,应注意是否有围产期细菌或病毒感染性疾病,如新生儿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肺炎、肠炎以及呼吸道或肠道病毒感染等。特别是当母亲有感染性疾病或分娩过程中有胎盘、羊水感染均可致新生儿出生前感染,出生后数日内出现发热,此时应立即去医院诊治,不能延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