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两岁半,有的幼儿园就会把孩子和六岁以下的大孩子放到一起养了。组成一个大班,让大孩子带小孩子,小孩子也能多向大孩子学习。这时候,也就是两岁半,就是孩子能够完全自理的时候了。比如孩子要奶喝,就会很有礼貌地说,请给我牛奶,谢谢。要求严格的幼儿园,如果不说谢谢,老师是不会给的哦。
生活自理除了以前的自己穿衣吃饭外,还包括自己上厕所,擦屁股等等非常细节的东西,老师是不会在生活上在为孩子做任何事情的了。这时候教室里会有各式迷你的用品供孩子自行取用,比如一次性纸杯,纸巾,水果,松糕,点心等。你要流鼻涕了,咋办,自己擦。没开饭,饿了咋办,自己拿吃的,渴了咋办,自己那杯子倒水喝。对,这就是两岁半的娃要做到的事情。别怀疑,每个孩子都可以做到。
过了三岁,是记忆里飞速发展的时期,这个阶段,会教孩子很多的歌曲,孩子通过唱歌,就背下了很多词汇,扩展了记忆里。一般这个阶段的孩子,每人都能唱很多歌了。这个阶段也是培养孩子好习惯的关键时候,要立下规矩,而且轻易不能打破规矩,孩子会很自觉地去遵守,而且会伴随终生,就好像与生俱来的一样。
所以中国不也有句古话么,三岁看老。差不多到三岁到四岁这个阶段,孩子就开始定型了。培养的好的孩子,不但会有很好的行为举止,还会有很好的作息规律,就和天生的生物钟一样,爸妈以后都不用为孩子上学前赖床不起而发愁,只会为周末孩子也准时起床而苦恼,呵呵。不信的,自己试试,每个孩子都是可以做到的。这个阶段培养好了,就等于送给了孩子一份大礼。所以各位家长,千万别因为过分宠爱自己的宝宝,而耽误了培养他们好习惯的最佳年龄啊。过了三岁,再纠正,父母就要很花费一番功夫了,而且孩子也很容易回到以前的坏习惯上去,父母要跟孩子一起经历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去适应,远不如从小培养来的顺手。
到了四岁,就进入学前班了。要开始正式学习知识了。四岁到六岁之前要学习的知识不多,就是强调基础。这些包括,认钱,很实用哈,认时间。数数,简单加减法。二十六个字母,以及他们在单词里的发音,也就是孩子能够读出一些单词。能力强的孩子,基本六岁之前,就可以读简单地书了。因为英语的读法,就跟咱汉语拼音差不多,看到就能读出来,读出来就知道什么意思了。这点上,外国娃娃不如我国娃娃用功哈。
过度依赖爸爸
回归正题,Kimi再后来离开林爸爸的表现很不错,找不到爸爸也没有哭,这就说明孩子在天资上没有任何问题,绝对是可以自己照顾自己。只不过之前没有被给予这样的机会,因此没有得到锻炼,才会害怕。如果Kimi当时哭得很厉害的话,那就要被不幸归类到问题儿童中去了哦,因为身为四岁的孩子,太过粘着自己的父母,而不愿尝试新的环境,是强烈缺乏安全感的表现,如果这种情况出现在幼儿园,在家长和老师多次尝试下还不行的,老师就会建议家长带孩子去找医生了。当然咱们Kimi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孩子啦。只不过应该是从小生活在一种过度保护的环境下,没有机会得到这方面的锻炼而已。
这方面林爸爸和妈妈要好好检讨,不能让自己的溺爱耽误了孩子的发展啊。从现在起,把Kimi当成大孩子来对待吧。
提议,再生一个,让Kimi当哥哥,从而迅速成长为一个小男子汉。
这里在强调一下,为什么早起的训练如此重要,为什么妈妈过度地保护,不利于孩子,尤其是孩子的成长。相信Kimi妈妈是个很有爱心,也很细心的妈妈。有这样的妈妈是很幸福的事情,但是如果这样的妈妈不懂得放手的话,反而就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了。
妈妈太过细心和担心,很多事情代为操劳和提前阻止,就让孩子失去了很多锻炼的机会,从而也失去了发育的最佳时间段。很多妈妈带出来的男孩,个性软弱,害怕失败,内心过分敏感和过于注重细节,失去了男子汉应有的阳刚之气,包容大度坚韧不拔的品质。
如果社会过于阴盛阳衰,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所以在此,善意地提醒一下各位现在或未来的父母们,别剥夺孩子锻炼的机会,别用你们的手挡住原本属于他们的天空。孩子不经历失败怎么可能成长呢?小时候跌再多的跟头也比长大了跌一个跟头伤害来的轻得多得多啊。
再强调一下,林志颖的方式都对,没有任何问题,就是kimi被教育的能力低于自己的实际年龄,这个才是问题。他们要注意的是,把kimi当作大孩子来对待,无论从说话语气上还是行为要求上,不然以后再改就来不及了,小朋友会一直是个长不大的,要人保护的孩子,会依赖父母一辈子,基本上到了六岁还很依赖父母的孩子, 已经是病态的表现了。所以才想他们好好对待这个问题,别耽误了孩子发展的最佳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