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解!宝宝这些行为无需大惊小怪

编辑:静渝

  2、追求完美是笨

  小案例:妈妈发现玲玲每次把玩具收进柜子里的时候,玩具的边缘要和柜子的边角对得整整齐齐。有次奶奶帮玲玲收拾玩具,摆放整齐以后玲玲说“不是这样子的”然后又重新自己收拾一遍。

  每个宝宝都有着他自己的完美主义,有时候宝宝的这些行为在父母看来真是吃力不讨好,宝宝这样是笨笨吗?其实宝宝不断地重复做这些琐事是因为他有着自己的规则秩序感,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完美敏感期”。

  这是时期的宝宝做事情讲究完整性,他们认为事情就该这样做的,如果家长插手或者影响到他原先的计划,他不仅会感到纠结,而且会不厌其烦地再做一次。这是他们从初步建立计划做事的意识,到掌握较强的思维能力的一个过渡。

  在这个阶段看,家长应多给宝宝耐心和宽容,如果他有着自己的规则,就任由他自己完成,尽量不要催促他或者骂他这样做很傻。家长可以多给宝宝的行为一些指引,也多让他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宝宝在行为上有着一定的规则,其实也有利于宝宝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哦。

 
破坏就是错

  3、实施破坏就是错

  小案例:小明是十足的捣蛋鬼,家里的东西在他手里很容易就被破坏,把玩具拆得七零八落,把妈妈的化妆品弄得满桌都是……妈妈每次为他的捣蛋行为“擦屁股”,有几次终于忍不住骂了他一顿。

  宝宝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心,宝宝创造力其实蕴藏在他的“捣蛋”行为中,这些行为并不只是孩子单纯的娱乐,其实也是他用一些奇妙独特的方式去探索了解这个世界。在成人看来他的这些捣蛋行为不顾后果,单纯只是为了娱乐自己,而实际上宝宝从中调动了自己的手、眼、耳等感官,得到了自己需要的信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