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小小住校生 亲子关系“保鲜”有计

编辑:xiangmengjie

  住校生的“情感饥渴”

  在爸爸妈妈的羽翼下成长,习惯了和爸爸妈妈们一起吃饭、聊天、游戏,睡觉前可能还会听一个妈妈讲的故事,然后在温暖的被窝里睡去……突然有一天,孩子被送到了寄宿学校,几天都待在学校,面对的都是老师同学。以往无微不至的照顾消失了,起初,孩子可能会像案例一中那样,尽管外表看起来如老师所说的平静,可内心是多么郁闷和怀疑:怀疑父母是否爱他。


住校生的“情感饥渴”

  随着寄宿时间的增加,他适应了这种生活,处理问题时往往形成了自己的处理方式,也就不再喜欢给人交流了,孤独感和亲情疏离的问题便纷至沓来。

  当孩子还是妈妈腹中的胎儿时,脐带让母子相连;当孩子出生后,肚脐上的纽带剪短了,可心理上的脐带还没有断,这个纽带大概需要到孩子十三岁左右才能自然脱落--这时候孩子逐渐成熟独立,走向社会。而这根心理脐带在自然脱落之前,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孩子心理发育和性格养成的重要依托,父母的爱与陪伴则成为这根脐带最重要的养料。

  因此,父母将年幼的孩子变成小小住校生,就犹如单独把一只羽毛还未长得丰满的小海鸥扔向了茫茫的大海中,这或许可以锻炼它的坚强和意志,但它同时也缺失了爱和安全感,而缺失了爱和安全感就可能导致它今后在漫漫人生路上心灵的不健全,心灵的不健全又怎会支撑起海鸥强健的翅膀,而它在茫茫的大海中要经历多少风吹雨打。做父母的,除了满足孩子的生活所需,更要用爱和陪伴,用家的特殊功能,激发他们内在成长的力量,协助他们建构起一个健全的心灵,否则他们长大成人后,带着童年的阴影和伤痛,又怎会寻找到人生的幸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