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结果显示:家庭环境的混乱程度与孩子的健康状况之间存在着很强的相关性。家庭环境混乱和母亲工作状况混乱程度较高与孩子5岁时的健康评级较低之间存在关联,即使在考虑了孩子的初始健康状况和其他影响因素后也是如此。这一结论同样适用于中产阶级家庭的样本中,整洁和井然有序的家庭 环境和生活方式能够对孩子的健康状况起到保护作用。
其实不仅孩子的身体健康易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同样如此。最为典型的就是“孟母三迁”的典故。孩子的自我分辨能力不强,具有随众心理,周围的人和事都是孩子学习和模仿的对象,如果周围的人品行不端,就可能使孩子以为整个世界都是这样,容易养成不良品行。
外部环境无法改变,但是妈妈能改变的是自己的家庭环境。妈妈应该提高这种认识,不断改进自己家庭的氛围,创造一个和睦友爱的家庭,一个孝敬的家庭。在这样的家庭里,孩子才会健康成长,懂得与人为善、追求知识、付出关爱、孝敬父母等。
和睦的家庭环境
帮助妈妈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的5点建议:
建议一:把家收拾得井井有条
中国家庭模式中,大多是女主内男主外,妈妈在家庭中的责任显得尤为突出。造就一个什么样的家庭环境,大多取决于妈妈。妈妈要给孩子一个干净、整洁、有条理的家,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的成长会更健康。
妈妈的行为,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如果家里到处都很乱,孩子也会养成邋遢、做事没有条理的坏习惯,不会整理自己的书包、课桌等。乱糟糟的环境,也影响孩子学习的注意力,达不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所以妈妈应注意收拾家务,把家整理得井井有条。
建议二:夫妻之间要和睦
和睦温馨的家庭,会使孩子感觉到温暖,家对他有一种吸引力,让他愿意在家里待着。在这样的家庭里,孩子心理发展会更健康。
有些父母爱吵架,都是意气用事,吵过就忘了。可是,父母无意的争吵可能会伤害孩子幼小的心灵,在他们眼里,争吵意味着不再爱自己。家庭和睦美满,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本前提。在友爱和谐的环境中,孩子感觉幸福的同时,也能学会付出爱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