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宝宝乳牙那么早就掉了?

编辑:静渝

  1、萌出困难

  乳切牙脱落过早,则儿童习惯用牙龈咀嚼,使牙龈角化增强,变坚韧甚至肥厚,致使恒牙萌出困难。这时可发现局部牙龈颜色苍白、凸起,触摸时可触及牙龈下方坚硬的牙齿切缘。这种情况如果拖延很久而牙齿仍不能长出时,可以切去切缘处的牙龈片,使牙齿切端露出,这样就会加快牙齿的萌出。临床需要切开牙龈帮助牙齿长出的情形是较少的。

  有时在即将萌出的磨牙牙合面或切牙的切缘局部产生血肿,这时牙龈肿胀突起,呈蓝褐色,触诊时有波动感。切开放出淤血后,再切去局部牙龈片,牙齿即可正常萌出。

恒牙萌出困难

  2、牙齿早萌

  乳牙早萌比晚萌少见。有的婴儿出生时或生后不久,即已萌出牙齿,这种牙齿多在下颌中切牙位置。一般多是一个牙,偶尔也可能萌出两个牙。这些牙多是正常乳牙,也可能是多生的牙齿。而出生时即已长出的牙称为‘出生牙”、“诞生牙”或‘分娩牙”。生后不久长出的牙称为“新生牙”或“新生期牙”,两者的定义是按时间区分的,并不意味着它们有任何形态差异或临床的特点。一些调查资料表明乳牙早萌的发生率约为0.05%,女婴比男婴发生率要高些。“出生牙”和“新生牙”早萌的原因还不甚明了,一种说法认为是由于牙胚距离口腔黏膜太近而过早萌出,也有认为可能与家族遗传性有关系。

  这些牙因为尚处在发育早期,多数都没有牙根或牙根发育甚少,这种牙通常是松动的,大多只与牙槽顶部黏膜相连,因而有脱落而被婴儿吸入气管的危险。因此无论早萌牙是正常的或是多生牙,如果极为松动,有脱落的可能性时,都应该及时拔除。但当这种牙齿不松动或不甚松动,也不易脱落,但因长出过早,影响婴儿吮吸,不能哺乳或吮乳时牙齿磨擦舌系带及其两侧黏膜造成褥疮性溃疡,长期不愈合,这时即应停止吮乳喂养,改用汤匙喂乳,以避免牙齿磨擦。已造成溃疡时,可在溃疡面上涂上龙胆紫等,促进愈合,效果良好。有人主张稍调磨牙齿切缘,以减少磨擦,但调磨的切缘常是粗糙的,而且牙齿切缘又不可能磨去太多,因此效果并不理想。当这种褥疮性溃疡,有时已转变为慢性增殖性变化,易被误认为肿瘤而取活检或切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