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怎么样算便秘?
便秘,是指大便干燥,排出困难。引起便秘的原因很多,外因内因都有。一般而言,便秘主要与喂养方式、饮食质量和数量、排便习惯、胃肠道消化吸收能力、腹肌压力、肠道平滑肌的发育和推动力有关。
人工喂养儿较母乳喂养容易便秘,这是因为奶粉中有许多添加成分,含有更多的钙和酪蛋白,而糖和淀粉含量相对减少,食入后容易引起便秘。如进食少,食物中含蛋白质过多,含糖太少,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水分被肠道吸收而使大便干燥;生活没有规律,对婴儿没有训练成按时排便的习惯,也易引起便秘。有些慢性病症如佝偻病、皮肌炎等导致营养不良也容易引起便秘。年轻的父母必须对此多加注意,及早预防。
宝宝便秘后,往往数天不解大便,有时大便中夹有血丝及粘液,这是由于干燥的粪便擦伤肠粘膜所致。排便时肛门疼痛,甚至可导致外痔及直肠脱垂,宝宝会因此哭闹并恐惧排便。多日未排便的宝宝,由于粪便中毒素的影响,往往会出现精神不振和食欲不佳的状况。
排便困难的宝宝排便时会因肛门疼痛而哭闹不安,多日便秘的宝宝还会出现精神不振、食欲不好、腹胀。
1、胎便量少:新生宝宝出生后,即使没吃一点东西,出生后6—12小时也会拉出墨绿色胎便,这是从妈妈肚子里带出来的。如果超过36小时还没有胎便排出或排出少量不正常胎便,这都属于不正常情况,应注意宝宝是否有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等疾病。
2、大便不顺畅:如果宝宝排便间隔超过48小时,就可以算是便秘了。有些宝宝出生不久,大便就不顺畅,隔1-2天或3-4天才便便1次,而且排出来的便便干硬、宝宝排便时哭闹不停。新生儿宝宝通常出现的便秘多为功能性便秘,这常会被家长忽视,而导致病情加重。
如果宝宝便秘时间较长,会出现食欲减退、腹胀甚至腹痛、头晕、睡眠不安等症状,严重的甚至会出现脱肛或肛裂出血等症状,所以爸妈一定要引起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