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为什么产后会出现子宫脱垂现象

编辑:小琪

  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子宫颈外口达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子宫全部脱出于阴道口外,称为子宫脱垂。正常子宫的位置是前倾前屈的,子宫颈在坐骨棘水平以上。这个正常位置是依靠骨盆底的肌肉和筋膜以及子宫的韧带来支持的。

  如果这些组织发生了损伤或过度松弛,子宫就会沿阴道下降,甚至全部脱出于阴道口以外,这就叫子宫脱垂,发病初始子宫只是在腹压大或站立过久时脱垂,休息后即可缩回,但病情发展后就会终日脱出在阴道口外不能送回。

  分娩时,过早屏气用力、急产、滞产,尤其是困难的阴道手术产都有可能使子宫韧带、子宫旁组织和骨盆底肌肉与筋膜过度伸展或撕裂。产后如不注意保健,这些组织的“产伤”恢复不良,将影响子宫支持,成为日后子宫脱垂的主要因素。


子宫脱垂

  产后如过早参加重体力劳动,或有慢性咳嗽、习惯性便秘等,迫使腹压增加,引起子宫向下移位。子宫脱垂常发生于晚年,或在绝经后方始加剧,这是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子宫支持组织萎缩和缺乏张力的缘故。同样道理,体质虚弱或先天性盆底组织发育异常的女性,即使未婚、未孕也可能发生子宫脱垂。

  一旦发现有子宫脱垂的现象就应及时到妇科就诊,确定病情的严重程度,根据不同的病情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子宫脱垂的主要症状

  阴道有肿物脱出

  轻者仅在劳动时感到有肿状物自阴道掉出,卧床休息后多能自动回缩;重者,肿物不但容易脱出,而且体积逐渐增大,休息后也不能回缩,需用手还纳才能复位,甚至不能复位。

  下坠感或腰酸背痛

  由于子宫脱垂牵拉韧带、腹膜及盆腔充血所产生的症状。每逢下蹲或站立过久,走路与劳动时加重。

  大小便异常

  因子宫脱垂常合并阴道前壁膨出,病人可有排尿困难、尿潴留,也常容易继发泌尿系感染。

  白带增多

  脱出的子宫颈和阴道壁由于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而充血,水肿,上皮角化,增生,分泌物增多。

  产后发生子宫脱垂的原因

  1、分娩时软产道过度伸展,支持子宫正常位置的韧带、筋膜、肌肉发生损伤和撕裂;宫口未开全即向下迸气用力;难产、急产、滞产等导致盆底组织损伤;如提肛肌及会阴体裂伤,裂伤后还未能及时缝合,产后保健又不理想,是子宫脱垂的常见原因。产后经常卧床休息,子宫易变成后位,使子宫轴与阴道轴相一致,一旦遇到使劲用力时,就会产生子宫脱垂。

  2、分娩时未能很好保护会阴,产后又未能及时修复,导致子宫的支持组织松弛或撕裂,从而为子宫脱垂创造了条件。

  3、新妈妈原来体质就虚弱,产后由于经常咳嗽、便秘,腹压增加而引起。此外,产后过早活动,尤其是过早从事重体力劳动,如提拉重物,长时间蹲位、立位等,这些是女性患子宫脱垂的最主要的病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