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项目
产后检查项目通常有:体重、血压、血常规、尿常规、妇科及分泌物化验、盆腔器官、乳腺等,以及孕期合并其他疾病者需要行相关检查;心理及精神状态也是一个重要内容。
1、测量体重
大部分恢复良好的新妈咪可以恢复至孕前体重,或稍有增长。如果不降反增则应引起注意。产后体重增加主要由于“坐月子”的观念深入人心,产后缺乏活动,更谈不上运动。
适当的活动是必要的,比如给宝贝洗澡、抚触就是很好的方式。还要调整饮食,切忌油腻,增加含蛋白质和维生素较丰富的食物。而有一些新妈咪自己照顾宝贝,确实很辛苦,特别是睡眠不足,我们提示在这段时间要避免过度劳动,特别是下蹲、提重物等。体重较产前偏低的新妈咪则应加强营养、保证睡眠。
量体重
2、测血压
对于怀孕期间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新妈咪,应积极定期检查,妊娠期高血压于产后12周血压应恢复正常,如持续到产后12周仍未恢复则诊断为慢性高血压。在产后检查时如血压升高,应转到内科及时查明原因。
3、患有其他疾病的新妈咪
患有心脏病、肝炎、甲亢和泌尿系统感染疾病的新妈咪,应到内科做详细检查。孕期循环、内分泌等各系统负担增加,往往会加重原有疾病,产后要积极随访,及时调节用药。孕期与产后、产后恢复期用药及用药量都有所不同,需要定期随访,及时调节。
4、血、尿常规化验
为必查项目,主要辅助检查是否存在感染、营养状况如何等。
5、妇产科检查
检查会阴及产道裂伤愈合情况,骨盆底肌群恢复情况、及阴道壁有无膨出。
新妈咪如有骨盆底肌张力或阴道松弛,就要及时锻炼。这不仅有利于形体恢复,更重要的是可以预防子宫脱垂、张力性尿失禁。但阴道在产褥期结束时仍不能完全恢复未孕时的紧张度。若能在产褥期坚持做产后健身操,则骨盆底肌群有可能恢复至接近未孕状态。如果没有条件,也可以每天坚持做提肛、收缩阴道运动以达到锻炼效果。
检查阴道分泌物的量和颜色。
正常情况下恶露有血腥味但无臭味,持续4~6周。如子宫复旧不全或宫腔内有残留或合并感染,则恶露时间延长且有异味。建议在产褥期不要进行性生活。排尿时有无痛感,有无憋尿困难或排尿困难等情况要主动说明。产褥期一定要每日清洗外阴,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产褥感染及泌尿系感染。
检查子宫颈有无糜烂。
如孕期或孕前有可疑宫颈病变的妈咪,要进行宫颈防癌检查!按医生指导复查及治疗,不可疏忽。
检查子宫大小是否正常和有无脱垂。
产后应遵从医生指导,适当口服中药促进子宫复旧。且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产后恢复并不急于一时,有些新妈咪因工作需要而过度运动,往往造成子宫复旧不良。
检查附件及周围组织有无炎症及包块。
如产前合并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的妈咪应行B超检查协助指导治疗。
6、检查乳房有无疼痛或肿物
询问乳汁分泌情况,是否充足;查看乳房是否有红肿、奶块,指导预防乳腺炎。
7、会阴伤口或剖宫产切口的愈合
一般是产后访视的重点,于产褥期已经愈合良好。
8、指导采取适宜的有效避孕措施
理论上说,自然分娩者于产后3个月、剖宫产者产后6个月可以放置宫内节育器。但这要根据新妈咪产后恢复情况、哺乳情况决定,不能一概而论,可以先采取工具避孕。采取避孕措施很必要,不要单纯地认为产后月经没有恢复就不会怀孕,有排卵就有可能受孕,与月经没有必然联系。
9、心理及精神
产后抑郁症已经越来越被重视。一般有两类新妈咪,家人应多注意。新妈咪可表现为对宝贝过度关心、焦虑;也可表现为冷漠、对周边事物缺乏兴趣。也有新妈咪暴饮暴食或刻意节食;过度休息或劳累,这一般可以从体重测量上反映出来。
如果发现有心理问题,家人要及时与医生沟通,及早治疗,不可忽视产后抑郁症的危害。
小叮咛:
产后恢复如同孕期反应一样,每个人都不尽相同。想恢复得又快又好,要尊重习俗,更要更新观念。比如用煲汤的方式滋补是很好的习俗,而不沾水、不清洗是决对需要更新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