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的“生物钟”
人体内都有一个“生物钟”,人们的脉搏、呼吸、血压、新陈代谢、荷尔蒙的分泌都是以 24小时为周期变动的。
但是,严格来讲,人体的“生物钟”周期比 24小时稍长一点,大约为 25小时。也就是说,多出了一个小时。人体如何调节这一个小时的偏差呢?就是靠早晨的阳光。当天亮时,我们的大脑就会产生反应:“已经是早晨了。”然后将“生物钟”调节到以24小时为周期。
胎儿也有生活规律
胎儿把自己的“生物钟”调节为以 24小时为周期,需要借助两种手段。第一种是通过胎盘从母体那里获得一种叫做“褪黑素”的荷尔蒙;第二种就是感受到早晨的阳光。
如果准妈妈喜欢熬夜,很晚才睡觉,第二天上午很晚才起床,那么不仅准妈妈不能很好地调节自身的“生物钟”,就连胎儿的“生物钟”也无法以24小时为周期正常运转。
胎儿喜欢规律生活
胎儿按照 24小时的周期过规律生活,怀孕的母亲必须有规律地生活,才能使胎儿的生活规律保持正常。
生活不规律容易导致大脑、心脏、肝脏、肾脏等所有器官的“生物钟”紊乱,破坏身体平衡,对人体非常不好。其实,胎儿在 4个月大左右,内脏器官就基本上发育完成,并开始工作了。胎儿发育到 7个月大的时候,脑的机能也开始运转了,这时胎儿已经过起了有规律的生活,至少他们已经能够感受到准妈妈的生活规律了。
“肚子时钟”也非常重要,它使人体以 24小时为周期规律地生活。我们大脑的活动是需要能量的,每天早晨吃过早餐后,人的体温升高,大脑才开始活跃起来。因此,不吃早饭的习惯对身体是非常有害的,如果孕妇不吃早饭,后果更加严重。为了保证自己有规律的生活,也为了保证胎儿有规律的生活,孕妇一定要好好吃早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