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对待孩子时要注意
5、家长对待宝宝的态度前后不一致,甚至不辞而别
1~2岁的宝宝还无法将“独立”和“失去妈妈”两者很清楚地区分开来,在他们看来离开妈妈的怀抱是件值得大闹一场的不幸事件。故此,父母一定要做好。不要心情好时,能够耐心地被宝宝“粘”,心情不好时就把宝宝一把推开,这种前后不一致的态度,会对宝宝幼小的心灵造成伤害,反而会增强宝宝的“粘性”。更有妈妈根本不顾宝宝的感受,经常不辞而别。这种做法对缺乏离开妈妈体验的宝宝来说是不公平的,会使宝宝非常不安。
6、家长不正确的育儿观念所致
很多父母想通过让宝宝暂时离开父母方法来教他独立,但又非常担心他会因为这种分离而不安,父母的想法会很容易被宝宝察觉,这恰恰迎合他粘着父母的需要,也就使他的“粘性”更加增强了。要想把宝宝培养成健康、活泼、具有独立性,父母要改变不正确的养育观念。让他从小就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让他自己说,自己做,自己想。当然,宝宝要成长、要独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家人不断不断地鼓励他、指导他,只是不要代替他。
应对粘人宝宝的方法
一、为孩子创设民主、平等的家庭氛围。
现在绝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是家里的“重点保护对象”,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其实,溺爱剥夺了孩子成长、发展的权力,家长过多的干预影响了孩子的正常发展。所以,家长应该将幼儿视作独立的个体,平等地对待他们。
二、为孩子创设锻炼机会,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
家长应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发展目标,并引导孩子通过努力独立完成,从而获得成就感。当孩子困难时,家长应多鼓励、多支持;当孩子获得成功时,家长应和孩子一起分享他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