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感言
黄教授是旅美多年的学贯中西的教育家,读他的书,看他的博客,听他的演讲,面对面地跟他交流,会给人一种醍醐灌顶、茅塞顿开的感觉。没有读到他的书、没有跟他接触之前,笔者虽然对现行的教育体制、考试机制也有种种的不满和意见,但都仅停留于个人牢骚,不能说出更多的道道,不能提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更不能提出一些高屋建瓴的建设性意见。看过他的书,与他交流后,笔者才慢慢看清了我国现行教育体制的弊病到底在哪里,它对人才的培养都有哪些不利的影响,继而进一步看到了我们的教育到底缺什么、漏什么,需要从哪些方面补起。
放弃家长的职责,把孩子交给社会,交给学校,由着他们去折腾,就想获得一个前途无量的孩子,那是不可能的;牢牢监控孩子成长的每一步,不让孩子越雷池半步,同样培养不出有出息的孩子。教孩子是一家一户的事,又不止是一家一户的事。不管你情愿不情愿、愿意不愿意,西方社会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已经浸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洋车、洋房、洋脑袋(电脑)、洋机器已无处不在――谁不向往高品质的生活呢?要想孩子拥有高品质的生活,就不能不从现在开始,给他们一些先进的教育。然而,先进的教育在哪儿?深谙中西文化精髓的黄教授正好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他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为我们开启了一扇明亮的窗,使我们蒙昧、迷乱的心有了以上那些可参照、可学习、可借鉴的样板。
不过,黄教授远在大洋彼岸,他的儿子不用接受国内的整齐划一的标准化教育,不用参加国内严酷得不近人情的中考和高考,所以,他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再好、再先进,还得与我国现行考试体制、人才任用机制相吻合,甚至还得与每个家庭的教育背景、物质生活背景相吻合才行。
不学西方,我们的孩子无法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完全跟着西方的思想走,我们的孩子有可能成为奇才、怪才、某一方面的领军人物,甚至诺贝尔奖得主,但也有可能什么都不是,甚至连起码的自我生存能力都不具备。宽松式、自主式、开放式教育会造就人才,也会荒芜人才。完全不顾现行的教育体制、考试机制,由着孩子的性子去折腾,这对大多数中国家庭还是不现实的:一是我们的家长还没有那么高的教育水平,二是全社会还没有那么开放的环境。所以,我们学西方还得是绕着弯、贴着边、一点一点地私下里学,不露声色地学,大张旗鼓地学的条件还不具备:毕竟我们还无力抗拒现今庞大的教育体制和人才任用机制。
在如今教育、社会大背景下,学西方,到底学什么、怎么学、学多少,那是各家各户需要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自己拿主意的事情――任何人都帮不了你,更无法替你作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