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会后应该理性对待问题孩子!

编辑:denghuiyang | 出处: 妈妈网

  家长会・观点

  家长不要当孩子家中的“班主任”

  学校举办家长会,通常是要通过这个机会向家长介绍学校的办学理念、课程设置等信息,使家长了解学校,对学生提出具体要求,同时为家长提供一个全面了解孩子在校情况的机会。可家长往往只注意两件事:学校的要求和孩子在学校的表现。

  家庭教育有自己的任务和方法。家长就是家长,没必要当孩子的又一个班主任,对孩子完全重复学校老师的要求,这样的说教会让孩子觉得家长很烦人。

  家长会・经验

  成功家教与失败家教的方式差异是微小的

  无论家长有心还是无意,其实真正的家庭教育就在家长与孩子相处的时候进行着。赵淑敏指出,在实施家教的过程中,往往成功家教与失败家教的方式差异是微小的,有时甚至让人无法发现。家庭教育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要积极密切地配合学校教育。这里所讲的配合,并非是家长简单地重复学校和老师对孩子的要求,不是让家长在家庭生活中充当学校老师的角色,而是真正意义上的协助和完善学校教育。有些教育功能在学校里效果不如在家庭教育中更明显,比如培养孩子孝敬父母和热爱劳动的观念和习惯,在家庭生活中教育效果会更好。家长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这些特点,对学校教育不能做的、做不好的地方进行补充教育。

  家长会后

  “问题孩子”更需理性对待

  总有一些孩子因为学习成绩、课堂纪律等表现不佳而成为老师和家长眼中的“问题孩子”。如果你碰上这样的孩子,赵淑敏建议家长一定要理性对待孩子。

  “针对孩子的教育不是你着急就行的事,关键在于要采用科学的教育方法来帮助孩子。”赵淑敏说,“家长不能简单照搬别人的方法和标准直接运用在自己的孩子身上,而是要通过认真的观察和分析自己孩子的具体情况调整方法,修正标准;对孩子严格教育不只是简单地严格要求孩子,而是要同时严格要求自己。要想使孩子改正缺点,先看看自己的身上是否也有同样的缺点。”

  面对问题孩子,家长是“包容”还是“溺爱”是有本质区别的。包容是允许孩子犯错,允许孩子改错,对孩子是有原则的爱;溺爱是允许孩子犯错,并接受孩子的错误,是对孩子无原则的爱。针对每一个家庭都是一个孩子的现状,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没有机会进行尝试,所以更需要家长理性地对待孩子。孩子的问题越多,问题越严重,越需要家长的理性和耐心!本报综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