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家长与孩子争辩是件有益的事。争辩是争论、辩论的意思,是各执己见,相互辩论说理。这样做有利于思想沟通,通过争辩达到形成共识、解决问题的目的。
事实表明,争辩是在孩子与家长谈话中,孩子最来劲儿、最高兴、最认真的时候才会发生的事。只有在家庭民主的空气浓、关系和谐时才能出现。一个家庭如果家长角色意识太强,清规戒律太多,想与孩子争辩恐怕都办不到。因此,孩子与家长争辩,不要怕丢了家长的面子,不要担心孩子不听话,不尊重家长,与家长为难。孩子也是讲道理的。家长与孩子争辩,孩子觉得家长讲正义、讲道理,他会打心眼儿里更加爱家长,亲家长,信赖家长,尊重家长。家长要孩子做的事,他通过争辩弄明白了,也会心悦诚服地去做。
对孩子来说,与家长争辩是一种自信、自立、自尊、自强的表现,是一种心理的宣泄。心理学家说:“争辩能帮助孩子变得自信和独立,在对抗中他们感觉到自己受到重视,知道怎样才能贯彻自己的意志。”
家长与孩子争辩,孩子能弄清是非曲直,学习一些知识,学会估量自己,了解自己的能力,养成实事求是、坚持真理、以理服人、平等公正的好品质,能形成好的人格。家长与孩子争辩,能活跃家庭气氛,在感情交流、思想沟通中,表现一种亲情和友爱。拌嘴、争辩是重视对方的一种方式,它能促使孩子体验家长情感的变化,正确对待家长和自己,正确对待所辩的问题,化解矛盾,获得共识。
如果一个孩子从不与人争辩,总是与世无争,那么,他的勇气、进取心、正义感等就值得怀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