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看看:我们儿童的性格形成及培养

编辑:denghuiyang | 出处: 妈妈网

  儿童性格方面的缺陷是成人在其婴儿时期的一些错误做法造成的。如果成人在儿童的婴儿时期忽略了他们,孩子的大脑就会产生空白,他们没有机会和条件向大脑中填充内容。比如,每一个成人都喜欢熟睡中的儿童,这样他们可以做一些自己的事情,不会受到孩子的打扰。然而,对于一个睡眠过多的孩子来说,他的身体虽然不运动了,但是大脑却处于饥饿状态。这种情况下,儿童逐渐缺乏了创造性的活动,只对他手中的东西感兴趣,对于其他事情漠不关心。所以说,儿童的性格缺陷都是后天形成的,而缺陷形成的原因是儿童的心理生活没有得到充分的滋养。

  值得一提的是,蒙台梭利专门对性格缺陷的儿童进行了研究和观察,当她将这样的孩子送进“儿童之家”之后,他们原有的缺陷都消失了。究其原因,蒙台梭利认为,正是由于“儿童之家”为孩子们提供了自由发挥的环境,才促使他们自由地使用潜能,进而促进了心理的发展。如果儿童周围有很多有趣的东西,同时他们可以自主选择,那么一旦儿童受到其中某一样东西的吸引并集中注意力时,其身上的缺陷就消失了。

  这样的观察和研究告诉我们,成人对儿童的威胁、引诱毫无用处,儿童的性格必须由他自己形成,成人唯一能做的就是为儿童提供一个正常的生活条件。

  儿童塑造自己性格的能力令人感到吃惊,这些都不是成人强迫教授他们的,是儿童通过一系列漫长的活动得来的。成人只能按照科学的方法进行教育,保证儿童不受到打扰和阻碍。大自然赋予儿童一种内在的指导力量,如果想要达到全面发展必须不断地付出努力,获取足够的经验。

  比如,成人看到儿童忙于工作的时候,总是担心他们累了、饿了、渴了。于是,就会忍不住频频打断儿童的日常工作,这是一种特别不好的习惯。因为,儿童受到内在力量的指导,会在工作中体会到乐趣,也会在帮助和安慰他人的过程中找到自我,有助于其心理的健康发展,也有助于其性格的自我形成。

  儿童的性格需要通过自由活动形成,也就是说,必须依靠他们自己才能完成。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儿童是在无组织、无纪律的工作。当成人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儿童从中获取经验,完善自己的时候,还应该给予儿童特殊的关注和观察――这也是成人喜欢做的事。

  当父母将注意力集中在孩子身上的时候。特别容易观察到儿童所犯的错误问题。但是,成人不应该用各种惩罚或奖励方式来干涉儿童,这也并非成人对儿童所进行的全部工作。儿童往往按照自然规律行事,绝对不会因为成人的说教行事。特别是面对3~6岁的儿童,不能直接对其进行教授。成人只需认真观察,了解儿童每天的成长情况。当儿童犯错之后,任何说教和惩罚都无济于事,对儿童最好的教育方法便是让其依照自然规律成长。对3~6岁儿童的教育尤为重要,因为这是儿童性格和社会观念形成的年龄段。

  对于儿童性格培养方面的话题总会涉及到意志和服从两个关键词。意志是儿童的意志,服从自然也应该是儿童基于某种条件下,自愿服从,而不是屈从。成人的教育和培养,总是让二者之间存在矛盾,他们对儿童意志的扭曲和压制,或者取代儿童的意志替他们做出决定,已达到儿童无条件服从的目的。

  通常情况下,儿童从出生之日开始就是一个不服管束的生命,这也是儿童心理活动和意志的表现。当儿童自然地选择他们感兴趣的事情,并且不断地重复练习时,这就说明他们对自己的行为有了一定的认识。这是由儿童的主观意志决定的,促使他们的意志与行为保持一致。成人对儿童不放心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认为儿童的主观意志会导致儿童产生混乱和暴力。但实际上,那只是情感的波动和痛苦的表现,儿童意志力控制下的行为对他们的成长是无害的。

  儿童的内心一直在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当儿童的意志完全发展之后,服从的类型也为之改变,是尊重,是认可,也是意志力的升华。服从是一种爱的能力。当儿童拥有了爱的能力,便会理智地去决定,去服从了。关于这一点,我们会在后面的章节中提及。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