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手不是简单粗暴
有些家长又走了另一个极端,觉得自己现在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迷信陈旧的育儿观念认为,孩子不管不成材,要让孩子怕自己,不然不好管教。有句古话说得很好:“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刚”应该体现在内涵中,人的强是内心的刚强,而不是外表的强硬。粗暴强硬地对待孩子,只会令孩子惧怕,对父母、对他人都没有爱和尊重。这也是以爱的名义伤害孩子的一种最为明显的表现。
专家访谈Q&A:
Q:对以爱的名义伤害孩子的理解?
A:这个问题可以换一个方式来讲,是父母的不合理的爱伤害了孩子。更深层的原因有两点:第一,父母不了解孩子,不懂孩子内心真正的心理需求,孩子不仅仅需要物质,更需要理解与尊重;第二,没有正确的合理的科学的育儿理念,不懂怎样以更合理的方式去对待孩子。
Q:如何区别正确的爱和以爱的名义伤害孩子?
A:如果爱孩子的行为有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让孩子一直朝着正常的科学的心理健康的方面发展,这便是合理的爱;如果你给孩子的爱,违背或阻碍了孩子向这个方向发展,这就是以爱的名义伤害孩子了。
Q:以爱的名义而对孩子造成伤害,应如何去处理?
A:爱的实施者是父母,根源在父母。作为父母首先应思索自己错误的根源,调整自己的教养方式和理念,重新以一种新的态度,合理的态度去对待孩子。
在婴儿阶段,要更关注他的情商,关注孩子是不是一个独立而且能和周围社会发生良好关系的孩子,而不是去关注他会背多少唐诗,认多少汉字。
Q:母亲应该如何正确爱孩子?
A:首先,责任是爱心的前提,妈妈要承担起对孩子教育和爱的责任;其次,学会去读懂孩子,要知道怎样去爱;最后,把教育孩子的宗旨放在维护孩子心理健康和健全人格的培养上。
Q:给读者(其他妈妈)的建议?
A:我有四句话送给天下父母:孩子的成长比成功更重要;激励比指责更重要;经历比名次更重要;付出比获得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