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来看看新鲜小学生的习惯咋养成

编辑:denghuiyang | 出处: 妈妈网

  确立明确的准则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一定要从小抓起,并持之以恒。从女儿上学的第一天开始,她就给孩子立下了规矩:放学回家后一定要先完成学校规定的作业,然后才是自由支配的活动时间。比如,规定孩子每晚10点睡觉。家长不轻易改变规定,坚持当初定下的规矩才能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采用适当“惩罚”

  “无规矩,不成方圆”,这也是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一句名言警句。要求孩子每天抽出一个小时练习钢琴,早上用英文录音带当作闹钟叫孩子起床,早读英文。

  孩子出现抵触情绪后,虽然不会直接和家长顶撞“我不要练琴”、“不要读英语”,但会用“我要去上厕所”,“我要去喝水”,“我想先休息一下”等作为借口拖延时间。这时家长一定不能完全顺从孩子的想法,要按照约定完成练习。

  为了纠正孩子这种偷懒的学习习惯,可适当采用“惩罚教育”,即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扣除孩子那些无理要求浪费的时间,把练琴时间顺延。这样孩子自然而然就明白了这个道理,懂得了有效利用时间,而且还从中懂得了自己做事要承担责任这个道理。

  注意“度”的把握

  在培养孩子良好的写作业习惯中,家长要注意一个度的问题。很多小学生的作业需要有家长的签字,像这种情况,在监督孩子完成作业的时候不要过多地给孩子评价,可以询问孩子“作业检查了没有?”,这时孩子自己就会意识到作业的问题,自己重新检查,这样才对今后孩子独立解决问题有好处。

  此外,家长在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时候,要做到理性与感性同时存在,不能一味责怪,要和孩子做好沟通,既要关心他们的内心想法,也要理性地处理问题。比如,有时作业写得晚,是因为作业本身就较多,或者孩子那几天比较累等,家长要注意到这些情况,跟孩子一起解决。

  第一,孩子写作业慢,或者不喜欢写作业,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觉得写字累。要想培养孩子好的做作业习惯,就要先从可以轻松写字这点入手。

  做法:

  一般来讲,上到大班就可以让孩子写字了,从最简单的开始,第一个星期,一个字写3遍,写完父母都要表扬一下。第二个星期往上递加,一个字写5遍,同样地,写完父母也要表扬以保持积极性。所有的任务量以孩子能轻松完成为标准。以此类推,慢慢地,孩子不会觉得写字会很累。这样上到一年级时,就可以比较顺利地过渡到正式学习中。

  第二,孩子刚开始写作业,也就是一年级时,最好父母要陪伴一段时间,目的就是让孩子养成好的写作业习惯。因为,孩子学习的持久性和注意力的集中程度总是有限的,爸爸妈妈在旁边无疑是一种支持。陪伴的另一作用是监督孩子,让他不要一会儿去喝水、一会儿又去尿尿,一定要坐好。

  做法:

  孩子写作业期间,家里大人不要用其他事来打断它。同时,家里也要为孩子提供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不要大声吵嚷或听广播、看电视,影响孩子的注意力。

  第三,要定时写作业。家长要定一个写作业的时间,到了时间就要写作业,没写完,不能去做别的事情。定时的好处是,孩子回家后不需要考虑是先玩还是先做作业。定时的另一好处是,在节假日期间,也要先把作业做完才能去玩别的。

  做法:

  孩子放学回家,可以先做完作业,再吃饭,作业完成了,晚上时间由他自由支配。

  第四,设立完成作业的时间。可以用闹钟定时,每次做完作业就记录时间,这样的紧迫感使他养成了一鼓作气,不要大人监督,独立完成任务的习惯。

  做法:

  如果孩子态度不端正,赖皮乱做,这时不要硬逼他,而是要冷静严肃地拿走作业本,让他准备好再做。如果完成得好,可以设一定的奖励。 

分享到: